這種割舍不斷的感覺是最容易讓人判斷失誤的。
因為這和他之前做的那些事兒差入太大。
從而會讓人產生一種他或許會因此變好的假象。
不可否認,或許因為這件事兒,張健真的會自己走上一條相對穩定而踏實的路。
但這些並不是現在我想要的。畢竟他也沒在身邊,我們也已經是離婚的關係。
即便他要改變,也需要時間。
我就等著看結果就行,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不能一直抱著他能變好的這種幻想過日子。我太明白這種希望對方好,希望對方心裡能夠一直裝著這個家,而最終被現實狠狠打擊的感覺。
這種期待落空的感覺真的會把一個人摧毀。
如果手裡再沒有一點兒營生的備用金,備用品,那說被摧毀的麵目全非死無葬身之地也不為過。
我在心裡想了想。
認真的回答孩子的問題“寶貝們,這裡永遠都是我們的家,也是爸爸的家,他隨時都有權利回來,我會歡迎他,我相信你們也會歡迎他回來的,對嗎?”
兩個小孩紛紛點頭嗯了一聲。
“那你們之所以這一副委屈的樣子,是不是因為這次爸爸走突然給你們錢,讓你們心裡擔心這是他在和你們做最後的道彆?”
他們兩個分彆仰頭看著我。不願意說,但沒一會兒就各自在我懷中輕輕點頭。
我分彆撫摸他們的頭頂,摟著他們,拍著他們後背,繼續說“媽媽昨天之所以不想告訴你們我和爸爸離婚的事,並不是覺得這個事兒難以開口。隻是媽媽和爸爸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我們心裡同樣有痛苦和難受。
人在這種極致痛苦難受的情況下,就容易變得衝動,要是嚴重一點,可能會導致拳腳相交,拿棍棒提刀相對,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和恐怖的事件。
這就像村裡其他家人爭吵打鬨的時候一樣,你們害怕那種場景嗎?如果我和你們爸爸打起來,你們怕嗎?”
兩個小孩瘋狂點頭。
“那就對了。所以不管心裡多難過,多委屈,一定要想想當時的情況適不適合說出來。
有些事情可以當麵指出,但有些沒必要在當下添油加火的事兒,咱們可以放到後麵來說。”
“媽媽,什麼是添油加火的事兒?”
女兒問我。
她很會找我話裡的重點,這一點我很滿意。
針對她的問題,我做了如下回答“就拿我和你爸爸離婚這個事來說。你們是不是看到改動最大的是爸爸?”
兩人點頭,兒子還提了一句“我覺得爸爸好像換了個人一樣,我都不太習慣。以前他在家裡從來不洗碗,也不拖地的。而且他還抱著我們兩個吃飯。
媽媽,爸爸抱著我們吃飯的時候,眼裡還有淚。”
其實我能猜到。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改動,因為這些人性溫情的瞬間,兩個孩子也不可能拿著他給的100塊錢在門口眼含淚水的看著他走,等著我回來。
“那就對了。如果你們惹媽媽生氣,你們會不會也采取這種方式來討好我?”
女兒說“當然了,媽媽看到我們乖乖的應該就會慢慢的好的。也會原諒我們。”
“嗯,我會表現得更賣力一點,這樣媽媽就舍不得我了。再不行我就哭,媽媽一定會原諒我的!”兒子說。
“那不就對了,爸爸之所以做這些,也就是想讓媽媽開心,想挽回和我的關係。他也不希望離婚。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兒離婚對他來說就是特彆敏感的兩個字,如果在他最敏感的時候提對他來說最敏感的字眼,就會讓他大為失控。
爸爸是一個成年男子,你覺得媽媽這副身軀能夠敵對得了嗎?即便有你們兩個幫忙,我們三個人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對手。
是不是?”
他們輕輕點頭。好像在認真聽我這些話。
我估計他們對敏感這兩個字還有點兒不是很明白。
我再給他們舉個例子“你們還記得去年拿了壓歲錢,隔壁家小孩到我家來玩嗎?
當時他手裡是不是沒有壓歲錢?而且家裡人還告訴他,說小孩要什麼壓歲錢,老子們掙錢這麼辛苦,幫不了忙就算了,還敢要壓歲錢?!”
兩個孩子都不用回憶直接點頭,而且還說了更細節的“媽媽,他不僅被罵了,而且還因為要壓歲錢,被他爸爸給打了,打了一巴掌呢!當時臉上都有紅印!”
“所以那天媽媽突然出現,及時把你們兩個叫走,並且當著他的麵沒收了你們的壓歲錢。
等他離開了我才重新給你們。你們還記得嗎?”
他們瘋狂點頭。
“對,敏感就是這個意思。當時對他來說敏感的就是沒有拿到壓歲錢,還被打了,被罵了。但你們兩個卻有。你們有他沒有的東西,你們還沒被罵被打。
那麼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你們是他,在當時那種情況看到有人拿著壓歲錢在你麵前炫耀,或者一直提壓歲錢,提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好。你們會怎麼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兩個孩子沒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不太會衍生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你們認真的告訴媽媽,首先你們心裡會不會舒服?”
他們重重搖頭。
女兒說“為什麼人家有我不能有?”
兒子說“我心裡肯定會特彆不舒服。說不定還會和他打起來!”
我眼神一亮。
對他豎了個大拇指“這就對了,所以當你碰到一個人,看他情緒不對勁時,你要在最快的時間發現讓他難過的事是什麼。
那你就不能一直提這個事兒,最好先把話題繞開。如果繞不開這個話題,第一時間找借口離開現場,不要繼續逗留。哪怕接下來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你也必須要走。
無論何時都不要把自己搭進去。因為你不是造成讓他難過的那個人,你就沒必要去承擔他難過後帶來的後果。
明白嗎?我的兩個聰明的寶貝兒?”
女兒點頭,但依舊緊緊抱著我不放。
兒子比女兒的情緒要好一點,可能身為男孩子,生性要豁達開朗一些。
他還反過來安慰他姐姐了。
“姐姐,不要難過了,媽媽已經說清楚了,如果爸爸繼續留在家裡,可能還會和媽媽吵架打架。隻要爸爸媽媽都好好的,離婚就離婚吧。反正他們也還是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我們的爸爸和媽媽又不會變!”
女兒可能還是有一些消化不了,懟了他一句“那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