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州公公將陳璉的東西奉了上去。
溫禮晏翻了翻,臉上不動聲色,年輕的臉龐已經有了讓人捉摸不透的味道。
“看到陳愛卿的這些東西,倒是讓朕想起來一事。”
眾人屏氣凝神,大氣也不敢出。
“前些日子,宣平侯離京北上的時候,曾經和朕把酒言歡,期間就說起過之前幾年北定軍軍餉的許多紕漏。”
這麼多年以來,戶部撥款明麵上是一本賬,出來又是一本賬。而糧草和銀子從京城出發,經過迢迢萬裡,再到北疆,又成了另一個數。
又何止永昭六年初,崔衡一案一次呢?
隻不過那一次是數目最大的,又趕上北邊敵人突襲,造成的後果最嚴重,鬨得動靜最大罷了。
在此之前,這些人已經有恃無恐久矣。
皇帝的目光平和地掃視向眾人“傳朕旨意,著大理寺、刑部並禦史台,三司會審戶部賬本,重審崔衡案!”
他頓了頓,又加上了一句“邱太傅督案。”
三司會審是大梁司法中最嚴格最聲勢浩大的一環,由大理寺和刑部共同行審案和緝拿之責,禦史台監督。一般隻用於謀逆叛國以及涉及宗室的大案子,避免各種部門裡有人袒護。
又加上一個德高望重又出身六族的邱太傅來督案,皇帝擺明是要一查到底,絕不包庇。
對蕭黨的清算之意昭然若揭。
“……陛下,此案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那崔衡早已經畏罪自殺,宣平侯也回京了,當事人都不在。僅憑陳璉的一麵之詞,就三司會審,是不是太武斷了?”
“事關北邊疆土安定,你們和朕說‘武斷’?”小皇帝甚至還笑了笑,“是不是等到國庫都被蠹蟲吃空了,北邊的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不敵蠻夷,敵人打進京城裡,再秋後算賬,才不‘武斷’?”
永昭帝自繼位以來,便幾乎不怎麼在朝事上發表論斷,而是太後和蕭相說什麼,就做什麼,十天裡有五天都臥病在床。
沒想到,從今年開始,他變得這樣銳意十足。
“朕倒是想問一句,這國庫到底是為國而設,而是喂飽某些人的私庫!”
朝中不和蕭黨同流合汙的朝臣們,本來已經被打壓得灰心喪氣,甚至失去鬥誌,每日隻含混度日。
直到此時,望著端坐皇位,依舊平和卻堅定不移的皇帝,才熱淚盈眶。
仿佛看到了大梁新的生機。
這被蕭氏拔除羽翼,隻手遮天的王朝,終於到了生機煥發的一天。
即便這條路上,剜除毒瘤的過程會血肉模胡,甚至血流成河。可是隻要站在最前方的君主足夠堅韌,足夠明智,他們將無所畏懼,無往不勝。
是日,永昭帝下旨,以崔衡案為引,一場針對戶部和國庫的清查之行,從此拉開了帷幕,足足持續了三個月之久。
戶部尚書秦采堂被暫時收押在獄,鐵麵無私的邱太傅,也不像之前其他督案的人一樣好糊弄。即便他年紀大了,卻還是堅持事必躬親,誰想含混過去,都得先接受老太傅的連環十八問。
第三個月的時候,案情終於出現了轉機。
有人秘密向大理寺呈上了一卷賬冊。
興慶宮中。
天氣漸漸冷了,一眨眼,鬱鬱蔥蔥的碧綠夏色就褪去,寒涼的秋意裹襲著落葉枯落的味道,盈滿口鼻。
清州公公上前,為溫禮晏披上了一件大氅。
“陛下,天氣涼了,千萬注意身子啊。”
如今崔女官不在身邊,那些貼身伺候的人毛手毛腳,也不細心。
他沒說出來這句話,怕惹得陛下又思慮過重。
從侯爺帶女官和公主離開,已經三個多月了。
朝中刀光劍影不斷,京城外的信息傳來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陛下害怕出了什麼亂子,直接讓侯爺那邊沒有要事就不送信過。可是自己卻還是會時不時走到女官之前住的居所附近,駐足遙望。
無聲的思念,如河水流淌。
溫禮晏取下腰間的玉笛,艱澀地吹了兩句。
是采蟬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