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麥冬承認,自己從學校跑出來,有逃避站隊的嫌疑。
不過他找的借口,勘景,倒也不完全是借口!
《我們倆》肯定會拍,這部片子算是和電視電影計劃深度綁定了,特彆是林麥冬做好的腳本與拍攝規劃,將作為樣板,在幾天後“麵呈”給上級領導。
所以無論最終的談判結果如何,又或者六公主內部怎麼認為,現實是,他們不會也不敢放棄它。
有這個“底氣”在,林麥冬自然要為不久後的拍攝,做好前期籌備工作。
《我們倆》90的故事,都發生在一座四合院裡,找到一個合適的四合院作為拍攝地,顯然是前期籌備的首要目標。
四合院雖是京城的標誌建築,但實際卻不是哪兒都有,這東西在舊社會是有錢人和有權人的居所。
而有錢人、有權人,一般都圍繞什麼地方住?
當然是故宮啦!
所以想找四合院,還是得到二環內去。
晚風微寒,林麥冬和王虹衛騎著車,慢悠悠往二環內走,聊起四合院,王虹衛還很納悶
“91年我剛畢業的時候,花幾萬就能買座四合院,現在聽說什刹海和後海那邊,都漲到8000一平了,你說那些人咋想的,好好的商品房不住,樓房不買,去買那些破地方?”
“……”
林麥冬無語地瞥他一眼,吐槽“這就是為什麼你發不了財的原因!”
“……聊天嘛,你咋還言語攻擊捏?”
哈,言語攻擊?
等再過幾年,你老王看到四合院飆升的價格,恐怕抽自己大嘴巴子的心都有了,還操心什麼言語攻擊?
不過林麥冬自覺自己也差不多,王虹衛好歹還能用“時代的局限性”安慰自己,而他,是清楚知道京城房價以後會有多離譜的。
林麥冬不喜歡四合院,上輩子他來京城闖蕩的時候,信了一京城同學的鬼話,住了一年多老胡同,體驗什麼胡同文化熏陶,早就住得傷心帶夠的了。
他隻喜歡四合院的“錢途”。
可惜種種條件限製,卻不能摻一手——有沒有錢另說,他現在還是學校集體戶口,壓根沒購房資格,而且到96年,好房源都被人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四合院雖然還有很多,卻產權複雜,有些甚至是部隊或者某些部門持有。
基本是過了私人最佳的炒房時機,令人扼腕!
不想考慮這些“傷心事”,林麥冬谘詢王虹衛這個老京城“我們先去哪看?”
王虹衛早就想給林麥冬當製片人了,前幾天看完《我們倆》,他就私下考慮過勘景的事。
這時聽林麥冬問起,便說道“根據你劇本裡房東老太太的情況,鼓樓、南鑼鼓巷、後海、什刹海那邊是不用想了,商業氣氛太濃,我們隻能考慮東四周邊,不少老胡同又窮又破,有生活!”
林麥冬微微點頭,但也有點頭疼,因為所謂“東四周邊”四個字,範圍實在太大了。
基本涵蓋從東直門到朝陽門。
“今天先去哪看?”他問。
王虹衛抬起手腕看看時間,說道“先去交道口吧,離得近,條件也挺合適。”
林麥冬覺得耳熟,又有點陌生“……雍和宮那邊?”
“孔廟!”
王虹衛逃避什麼似的,簡短答道,然後悶頭蹬車。
蹬出好一段兒,在記憶裡翻了半天的林麥冬,終於想起自己為什麼覺得交道口耳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