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他不僅要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還要無敵於天下,憑借著強大的武力,無懼任何陰謀詭計。
王羽從始至終都不是一個極端人物!
對他而言,智力很重要,但武力同樣是如此。
他的父親王騰,為什麼是個人都畏懼如虎,就是因為他不僅智力超絕,武力更是冠絕天下,這樣的人才更加恐怖。
打你又打不過他,算計呢又算計不到他,完全就是一個刺蝟,讓人頭疼。
當王羽成功領取完,係統的獎勵之後,這才從屋子裡麵緩緩走了出來,並重重吐了口濁氣,雖然雁門關大戰結束了,但這可不代表著他以後就輕鬆了。
相反,接下來,他還要麵對許多的問題,張懿必須要想辦法弄出並州,同時,並州刺史的職位還要重新落入王家手中,隻有這樣,並州才能真正成為王羽,發展自身實力的根基。
除此之外,就是情報組織的建立。
情報組織,這是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勢力設置的部門,就是專門負責搜集彆國,或者是其他勢力情報的一個組織機構,為本國或者是本勢力所需的情報。
而在古代時期,曆朝曆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情報機構,為自己的國家必要的情報信息。
秦朝有黑冰台!
漢朝有大誰何!
而到了三國時期,魏國和吳國設置有校事官,似北魏之侯官,明之廠衛……或謂之典校,或謂之校曹,或謂之校郎,或謂之校官。
校事一開始就是監察百官,到曹丕稱帝後,他們已經達到“上察百官,下攝眾司,官無局業,職無分限,隨愈任情,唯心所造”的地步了。
南北朝時,為了監控出任方鎮的宗室諸王和各州刺史,朝廷設置了典簽一職,常由皇帝派親信擔任此職,充當皇帝的耳目。
典簽皆出納教命,執其樞要,刺史不得專其職任,其威權甚重,號為簽師。
譬如劉宋時,宋文帝聽信典簽密報,殺掉了功臣檀道濟,自毀萬裡長城。
同時,宋文帝還大量任命親信為典簽、中書令、中書舍人、尚書令等,負責擔任間諜情報工作,以至於造成諸王不王,臣不臣,典簽為上的不正常局麵。
史書曾記載“典簽帥,一方之事,悉以要之。”
他們使諸王、刺史行事執其權,典簽掣其肘,苟利之義未伸,專違之咎已及。處地雖重,行莫由己。
典簽把監控的職權範圍擴大到了諸王、刺史等上層官吏,甚至專橫跋扈,濫殺無辜,從而激起諸王和刺史對皇帝與典簽的怨恨。
當時的豫州刺史蕭晃,就曾一怒之下,殺掉時時窺探其言行的典簽;荊州刺史蕭子響,不僅殺了典簽,還起兵造反。
梁以後,典簽漸廢。
而唐朝,雖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情報機構,但有負責偵緝逮捕的差使,他們還有個有趣的稱呼,叫做“不良”或“不良人”,最高管理者就被稱為“不良帥”。
他們的職責,與後來的捕快比較相似,而捕快的主要職責為“專司緝捕盜賊,訪拿逃亡集嫖賭凶棍等事,其他概不能預。”
而宋朝,由於戰事比較多,所以收集情報成為必要工作。
比如宋太宗,就曾將武德司改為皇城司,不僅負責宮禁護衛,還要收集情報。
由於戰火不斷,所以情報工作極其活躍,街上的小販、寺廟的和尚,甚至將領的妻妾,都可能是間諜。
而明朝時期,最有名的莫過於錦衣衛了,其主要職責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當然了,錦衣衛也會進行情報收集,就好比萬曆朝鮮戰爭中,錦衣衛就收集了大量日軍情報。
錦衣衛首領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親自任命,且都是最受信任的武將擔任,錦衣衛還有可以隨意逮捕任何人的權力,並不公開審訊。
而清朝,自從吸取了明朝的經驗教訓,便不再設立公開的情報機構。
但清朝是滿人統治,要想在中原站穩腳跟,也免不了需要收集情報。
特彆是南方地區,有許多反清複明勢力存在,於是康熙皇帝就設立了“三織造署”。
其表麵是為宮中運送絲織品,但實則是為皇帝收集、各地情報。
就比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擔任江寧織造的時候,就多次為康熙皇帝重要情報。
康熙更是叮囑他“以後有聞地方細小之事,必具密折來奏。”
古代皇帝即位後,為了鞏固地位,必定會加強皇權。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很多問題出現,好比官員的反應,地方群眾的反應,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有人在密謀造反。
為了在加強皇權的同時,確保下麵的臣民安守本分,皇帝就特彆需要收集情報,了解他們的一舉一動。
除了本國臣民以外,還要防禦敵國,可見情報機構的重要性。
而為了能夠及時,且準確接收到情報,皇帝往往就會特許,情報機構不需要走流程上報,直接向皇帝負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這樣的特權,很容易讓這些情報組織頭子胡作非為,最終造成社會的混亂。
所以,哪怕是後來坐江山,王羽也要限製,那些情報組織頭子的權力,起碼不能濫用。
但現在,王羽顯然不用顧忌這麼多,想要在未來諸侯爭霸中,率先占據優勢,那麼一個強大的情報組織,那是絕對不能少的。
畢竟,等到天下大亂,黃巾起義之時,那些千古人傑肯定會紛紛登場,那些個牛逼哄哄的人物,能在曆史上留下,如此強大的豐功偉績,自身實力又豈會差到哪裡去。
若不在前期打好基礎,有一定的資源和資本,哪怕王羽手中有召喚係統,也暫時沒有信心,以現在目前的能力與他們比較,更彆說壓過他們一頭,將他們擊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