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兩日之後便到了冬至,也迎來了封禪大典。
封禪大典祭祀天地,不僅是需要齋戒沐浴,更是需要準備祭品、祭祀器具,還有宮中的樂師進行專門的祭祀演奏。
祭天的封禮是在鶴延山的山頂上舉行,祭壇一般是用土石築成,為圓形,象征天,而祭地的禪禮是在山腳下的方形祭壇舉行,祭壇象征著大地。
皇帝要率領著文武百官從鶴延山的山麓出發,徒步出發,前往山頂,進行封禮,以示虔誠。
而一路的沿途也設有休息站,儀仗隊伍會偶爾在休息站稍作停留,進行簡單的整理,也是向沿途的地方山神致敬。
那日在那個神秘的男人走了之後,宋熹之最終還是將賀景硯送來的信拆開看了。
信上除了往常那些內容,賀景硯還罕見的對她表達了思念,看得宋熹之有些意外。
除了這個之外,便是囑咐她在封禪大典上要多加小心。
宋熹之知道,鶴延山上的形勢風雲詭譎、波濤洶湧,裡麵有無數勢力,也有無數目的。
自從那日在竹林裡遇見西戎人刺殺皇帝,宋熹之便覺得這場封禪大典安生不了。
於是她處處謹慎小心,若是沒有事情,也都不會出門。
不僅是她,就連光啟帝也是多了十足十的警惕,經曆了上次的刺殺後,他再次從宮中調遣了士兵,日夜防範。
如今鶴延山上的士兵,比從前多了兩倍不止。
一切的目的便是為了讓這場封禪大典順利結束。
在冬至當日,宋熹之便起了一個大早,換上了繁瑣的禮服,和辛夫人一起,跟著指引的嬤嬤到了儀仗的隊伍裡。
隊伍的順序也有嚴格的規定,先是先導儀仗,舉著旗幟、鑼鼓、華蓋等,象征著皇家的威嚴。
中間是皇帝和麗妃,各國使臣、皇子公主、官位稍高的文武官員。
然後是後宮妃嬪和官員夫人們,再後麵便是官位稍低的文武官員,侍衛、太監、宮女,記錄典禮儀式的司儀,然後是祭祀用的牲畜祭品。
宋熹之的位置處在中間稍後的位置,和外祖、小舅舅他們是距離還是稍遠。
不得不說司天台挑選的真的是一個好日子,今日陽光明媚,萬裡無雲,太陽和煦。
四處都是飄揚的旗幟和金黃色的華蓋,順著鶴延山的山路綿延向前,隊伍看不見首尾,就像是一條金色的路,也將鶴延山的景致襯得更加宏偉恢弘。
山頂處傳來渺遠悠揚的鐘磬聲,也能看見碩大的祭壇聳立在山頂的位置,就在白馬寺的對麵。
不過可惜,圓慧法師不會出麵此次的封禪大典。
宋熹之正張望著,便突然聽見了一陣悠長的鐘聲。
鐘聲響過之後,隊伍便安靜了下來,隨即樂師奏起了莊嚴的絲竹管弦,便意味著時辰到了,典禮要開始了。
長長的儀仗隊伍開始緩慢的挪動,宋熹之跟著眾人的腳步,緩慢的向上攀升,聽著莊嚴肅穆的樂聲,內心倒是產生了一種從未出現過的神聖感。
人站得越高,望得越遠,心境也就越發的開闊了。
等走到了半山腰,她抬頭,便看見山頂處高聳的祭壇和巍峨的寺廟,似乎是離得她更近了,甚至多了幾分不真實的神秘感。
她回憶起了前世的種種,眼眸也逐漸變得幽深了起來。
或許世間是真的有神明的存在,才能讓她重新輪回,再一次站在了這裡。
宋熹之閉了閉眼眸,可還未等她多想,耳畔是卻突然傳來了一聲巨大的聲響。
轟得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