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門_流年擷萃_思兔 

後門(1 / 1)

曲非煙就是來找儀琳的,那麼如果定逸師太不讓儀琳送曲非煙回家呢?

恒山派弟子有很多,不需要一定是儀琳。

可是在那個場合,必然就是儀琳。

因為儀琳在哪裡,鎂光燈就在哪裡。

她年輕貌美,天真無邪。

剛才說了令狐衝的事,大家關心之餘對她也增加了關注度。

再留在當場,隻怕會多是非。

出於愛心也好,出於體麵也好,是要讓儀琳回避一下的。

定逸師太對儀琳也是真好,這一點也可以體現出來。

一般來說,小孩出風頭,大人隻會喜歡。

可是有智慧的大人就懂得,出風頭適可而止,不宜過多,不然對小孩成長不利。

再說了,這都是什麼場麵?五嶽劍派聚會,到場的來頭都不小,然後關注力不在長輩,而在小弟子身上,這叫什麼事。

那麼找個借口,讓儀琳回避,再說了,儀琳的任務已經完成,她把事情如實吐露,已經夠了,那麼讓她休息吧。

儀琳也很乖,她沒有想出風頭的心,這次也是事情來找她,她不是惹事的主兒。

也因為如此,定逸師太對她更多還是憐愛。

如果說派了彆人去送曲非煙,曲非煙可以說害怕,拖著儀琳一起去,說有儀琳陪伴,那就不怕了。

她要耍小孩子脾氣,誰又能怎樣?

而且她耍小孩子脾氣很拿手。

那麼本來陪同的弟子也就很順勢地告退,還是儀琳陪同。

總之這份差事儀琳是逃不過的。

原文是——儀琳突然間心念一動“是了,昨日醉仙樓頭,她和另一個男人一直坐著,直到令狐大哥死於非命,我抱著他屍首奔下酒樓,似乎她還在那裡。這一切經過,其實她早瞧在眼裡了,也不用偷聽我的說話。她……她……會不會一直跟在我後麵呢?”想要問她一句話,卻又漲紅了臉,說不出口,曲非煙道“姊姊,我知道你想問我‘令狐大哥的屍首到哪裡去啦?’是不是?”儀琳道“正是,妹子若能見告,我……我……當真是感激不儘。”

曲非煙道“我自己是不知道,但有一個人知道,這人身受重傷,性命危在頃刻之間,姊姊若能用天香斷續膠救活了他性命,他便能將令狐大哥的屍首所在跟你說。”儀琳道“你自己真的不知?”曲非煙道“我曲非煙若是得悉令狐衝死屍的所在,教我明天就死在餘滄海的手裡,被他用劍尖在身上刺出十七八個窟窿來。”儀琳忙按住她嘴道“我信了,不用發誓。那人是誰?”曲非煙道“那人可是好人,救不救在你。我們要去的地方,也不是什麼善地。”儀琳一心要尋到令狐衝的屍首,便是刀山劍林,也去闖了,管他什麼善地不善地,點頭道“咱們這就去吧。”兩人走到大門口,見門外兀自下雨,門旁放著數十柄油紙雨傘,便和儀琳各取了一把,出門向東北角上行去。其時已是深夜,街上行人稀少,兩人走過,深巷中便有一兩隻狗兒吠了起來。儀琳見曲非煙一路走向偏僻狹窄的小街中,心中隻是掛念著令狐衝屍身的所在,也不去理會她帶著自己走向何處。隻見她閃身進了一條窄窄的弄堂,左邊一家門首挑著一盞小紅燈籠。曲非煙走到那人家之前,敲了三下門,便有人從院子中走出來,將門開了,探頭出來。曲非煙在那人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又塞了一件物事在他手中。那人便道“是,是,小姐請進。”

曲非煙回頭招了招手,儀琳跟了進去,經過那人身邊時,隻見那人身穿綢袍,頭發梳得光光地,見到儀琳時,臉上露出詫異之極的神色。那人搶到前頭領路,過了一個天井,掀開東西廂房的門簾道“小姐,師父,這邊請坐。”門簾開處,一股脂粉的香氣撲鼻而來。儀琳一進門後,見房中放著一張大床,床上鋪著繡花的錦被和枕頭。湖南的湘繡馳名天下,那錦被上繡的是一對戲水鴛鴦,顏色燦爛,栩栩欲活。儀琳自幼在白雲庵中出家,蓋的是青布粗被,一生之中從未見過如此華麗的被褥,隻看了一眼,便轉過了頭。隻見幾上點著一根紅燭,紅燭旁是一麵明鏡,一隻梳妝箱子。床前地下兩對繡花拖鞋,一對男的,一對女的,並排而置。儀琳突的一跳,抬起頭來,眼前出現了一張緋紅的臉蛋,嬌羞靦腆,正是自己映在鏡中的容顏。

曲非煙帶儀琳走的是後門,不然早就看到招牌了。

儀琳那麼單純,看到招牌也未必知道是什麼所在。

難道說還去化緣不成?

對裡麵的來說,真是晦氣。

儀琳會武功,倒不怕人家為難她。

隻是太單純,防不了江湖的套路。

她來到這等所在,那是萬萬不能讓師父知道的。

其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問題是世俗不是這麼看的。

然後曲非煙又是怎麼來的?

不知道她的身份的話,會懷疑到底是懂得套路來玩的,還是本來就不正經?

她都成女版韋小寶了。

如果是這樣,那麼她接地氣起來,會非常通情達理,可如果乾壞事起來,那也夠嗆。也就是說,儀琳玩不過她。好,明天繼續。

101novel.com24年2月29日

喜歡流年擷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流年擷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二嫁京圈太子,名律他勾心上位 快穿之帶著直播間去古代 誕生於世的美麗花朵 霸道總裁愛上假小子 八零嬌妻太會撩,還請軍少把持住 權臣冷又撩,二嫁夫人好孕連連 寵妾滅妻?我改嫁太子滅渣男滿門! 竹枝館 我的出軌丈夫 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