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彬沒等妻子說完就接過了話茬“接下來的安排,你就直接告訴我們吧。”
“關於dpd理論的完善和相關算法的開發,我會負責。至於非機除冰設備的研發,則交給梁總師和他的團隊。”許寧看著麵前布滿公式的幾張紙,緩緩地說。
“不過,我的眼光想放得更遠一些,而不僅僅是針對運8這一款機型。”
“我打算用這個理論建立一個適應各種環境和翼型的積冰生長模型——不隻是機翼,而是所有固體表麵的。
這樣一來,未來的用戶隻要輸入環境特征和物體的物理模型,就能預測出對應的結冰過程。”
林哲彬聽到這裡,不禁屏住了呼吸“你的意思是,要創建一個全球通用的積冰預測工具?”
要知道,受冰雪災害影響的行業遠不止航空業。電力、交通、建築等多個領域都在與冰雪鬥爭。
由於氣候的不確定性,預測冰雪災害的時間、地點及形式一直是個難題,因此也難以提前控製。
通常隻能在災害發生後或即將發生時,才派遣大量人力進行檢查和修複,這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工作艱苦危險。
如果許寧的目標能夠實現,那麼在研發和使用過程中都可以有針對性地預防,對於氣象學家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進展。
“正是如此。”
許寧點頭確認“我們可以從國內幾個典型場景入手,逐步推進。”
“這其中涉及的環境因素非常複雜,比如風速、液滴大小、濕度和溫度等,這些都需要您來研究確定。”
他補充道。為了不讓科研點數消耗過多,他決定隻專注於最具挑戰性和創新性的部分,其餘的工作則依賴於團隊的力量。
“沒問題,這是我的強項。”
林哲彬一臉興奮“另外,全國範圍的研究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需要實地考察。我可以先從秦嶺地區秋冬季的環境因子開始,確保你們的工作順利進行。”
182廠所在的南鄭正位於秦嶺,而秋冬季正是機翼結冰最為頻繁的時候。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許寧剛才談興正濃,幾乎忘卻了運8f和運8j的定型工作已經迫在眉睫。還好林哲彬記得182廠的需求。
而提到祝意教授時——祝意並非原計劃中的一員,因此許寧稍作思考後說
“除了通過加熱或等方法主動除冰外,我們還應考慮如何讓物體表麵更難結冰。
我想測試不同表麵結構和粗糙度的材料對防冰效果的影響。”
“這不成問題。”
對方回應道“我們正在研究固體表麵微結構如柱狀和半球狀對液體浸潤性的影響,這些思路和初步結果可以馬上應用到您的項目上。”
“太好了。”
許寧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那就立即行動吧!”
雖然八三工程尚未結束,但許寧已被調往南鄭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運8飛機機翼結冰難題,以期為這款機型帶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