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就讓老盧帶我來找您們,想和負責十號工程的前輩們打個招呼。”許寧解釋道。
簡單的交流中,初次見麵的人們迅速變得熟絡起來。
“老宋他剛好去外地出差去了,要過幾天才會,等下次再介紹你們認識了。”
薛知壽略顯遺憾地說著,然後指向一位年輕工程師,他在一台筆記本電腦前忙碌著
“這是十號工程的副總設計師楊未,能力出眾,相信你們會有很多共同話題。”
楊未停下手中的工作,與許寧握手
“你好,許寧同誌,鎬京和盛京那邊的工作,我已經有所耳聞,解決了不少長期存在的問題。沒想到你會這麼年輕。”
“我也久仰楊總的威名了。”麵對這位年僅三十出頭的大佬,許寧心中滿是敬意。
楊未15歲初中畢業直接考上西北工大,畢業後直接進入研究工作,短短7年的時間就成為了研究室主任和型號副總師,這樣的經曆簡直就是傳奇的人生。
“彆這麼客氣,我們算是同輩人,叫我楊工或直接叫名字就好。”
楊未擺手回應,心裡覺得許寧的恭維隻是出於禮貌。
畢竟,雖然自己晉升迅速,但型號副總師這個職位在航空工業內部還不至於人人皆知。
相比之下,許寧在半年內三次作為先進技術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名氣或許更大一些。
如此高的效率,甚至引發了關於他身世的一些猜測和討論。
簡短的寒暄後,大家的目光很快聚焦到了眼前的戰鬥機上。
“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麵,但你提出的內外流一體化設計,以及仿真模擬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理念,已經對我們幫助很大。”
楊未一邊說,一邊領著許寧走向停在一旁的戰鬥機和那台展示著殲10進氣道cfd模擬結果的電腦。
“看得出楊工在這一塊兒早已有所研究。”
許寧敏銳地觀察到,在模型中,進氣道與機身之間的六處連接以不同角度展現,而即將完成總裝的原型機仍保持著最初的設計。
這意味著楊未不僅意識到那些原本用於結構加固的加強筋可以起到整流和減少渦流的作用,還已經開始優化設計以提高進氣穩定性。
儘管如此,對於是否更改原型機設計,楊未保持了謹慎的態度。
畢竟這些改進屬於錦上添花的部分,不會優先於確保首次飛行的時間節點。
因此,計劃是在製造第三架原型機時一並采用這些建議和其他試飛中提出的改進措施。
“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楊未認同地說“你的論文給了我很多靈感,不然計算也不會這麼順利。”
然而,由於殲10項目立項較早,大部分設計資料都是紙質的,要完全實現數字化設計和製造隻能期待下一個型號。
“沒關係,我們可以先積累經驗,等到開發殲10s雙座版時再全麵考慮數字化設計。”許寧回應道。
實際上,團隊已經在著手設計雙座版本,隻是進度因資源有限而緩慢。楊未表示,如果許寧能加入,這項工作將會大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