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巴陵,想必不少人都不太熟悉。
但要是說到洞庭湖和嶽陽樓,那恐怕不少人就來精神了。
不過不是正麵的,而是咬牙切齒一般的精神。
畢竟初中時那洞庭湖畔的《嶽陽樓記》可沒少讓人背的欲仙欲死,恨不得把作者範仲淹拖出來鞭屍。
說起來,這現實的巴陵縣可不隻是遊戲中那麼一小點兒,而是一座自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1年)就矗立至今的中部大城,巴陵郡郡治所在!
不過,隋文帝時,精簡郡縣,廢巴陵郡,建為巴州,但在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又改巴州為嶽州,巴陵改稱嶽陽。
或許是因為不是傳統曆史世界的原因,至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之時,又複設巴陵郡,以巴陵縣為郡治所在。
就像揚州是廣陵郡郡治一般,巴陵縣可同樣是大唐帝國中極為重要的一座大城。
雖然沒有揚州繁華,但是因其靠近巴蜀,是商人進蜀或者進入南詔等國的主要商路之一,所以也同樣商業繁榮,人聲鼎沸,人口繁多。
故而,巴陵縣,其實更應該被叫做巴陵城才是,隻是因為數百年來的習慣,所以巴陵縣和巴陵城兩種叫法並存。
此外,因為丐幫君山總舵就坐落在洞庭湖周邊,而巴陵縣又是洞庭湖周邊最大的城市,所以,這裡也吸引了不少對丐幫極為推崇的江湖人士前來拜訪。
當然,因為洞庭湖的美景,所以也沒少吸引文人騷客來此留下墨寶。
等等,墨寶?
遙望著遠處的嶽陽樓,李長源眼睛微眯。
他是不是該再當一次文抄公,維持一下自己“才子”的人設?
正巧柳琦菲在他走前一直希望他再作詩一首,這位嶽陽樓賦詩一首,正好可以滿足那丫頭的願望。
隻是,到底該抄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呢,還是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呢?
這兩篇一個是寫嶽陽樓的散文,一個是寫嶽陽樓的詩,而且俱是膾炙人口、流芳千古的傳世名篇,而且都還沒有出世,實在難以選擇。
範仲淹自是不用多說,北宋時期的人,雖說有些內容不適合出現在唐玄宗時期,但刪刪改改,主要截取描繪嶽陽樓和洞庭湖景色的內容,雖然不會有原版那麼立意高深,但也絕對是寫景的傳世之作。
至於《與夏十二登嶽陽樓》這首詩,在曆史中,是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遊洞庭時登嶽陽樓而作。
而現在是745年年末,距離759年,還有足足14年,可以說隻要一寫出來,這首詩的作者就會由未來的李白變成現在的李長源。
哎,真是幸福的煩惱。
“喬雲,這到了巴陵,你可就是東道主了,可得把我們安排好了啊。”
走在巴陵縣寬闊的街道上,李長源不禁對喬雲玩笑似的說道。
喬雲送了他一個嬌媚的白眼,沒好氣道“放心吧,保證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額
李長源突然嘴角微抽。
受到前世網上衝浪的影響,這“安排的明明白白”可不是什麼好話。
不過算了,喬雲肯定不知道這其中的意義,無心之舉罷了,沒必要上綱上線。
不動聲色的將自己心中那些不著調的想法壓下,李長源再次開口
“先麻煩你動用丐幫的能量找到可人姑娘吧。我們得和她碰個頭,看她調查的情況怎麼樣了。當然,在消息傳回之前,等著也是等著,不如帶我們逛逛巴陵縣?我對嶽陽樓和洞庭湖還挺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