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站在窗邊,望著屋外庭院中梅花樹上冒出的幾點花蕾。
微微笑了笑“在太醫院呆了這麼久,確實想念這裡的空氣。”
“不過,養傷的日子也未必是壞事,至少讓我學會了如何靜心。”
小翠一愣,旋即小聲感慨“殿下這話,可是讓奴婢都覺著慚愧了。”
“太醫院那些日子,殿下不是翻書就是想著國事,哪有一天是真正靜心過的?”
朱雄英聞言,淡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多做辯解。
他抬步走到案前,目光掃過整齊堆放的文案書籍。
手指輕輕觸上一本剛送來的《治平要略》,卻未翻開。
他的目光緩緩落在窗外,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宮外的大雪早已消融,日頭灑下的光讓冬日的庭院顯得格外清爽,但朱雄英的心卻並未因搬回住處而真正輕鬆。
就在昨日,他隨父親朱標前往乾清宮,向祖父朱元璋請安。
那場談話雖然氣氛融洽,但卻讓朱雄英聽出了另一層隱憂。
那日,朱雄英躬身立在乾清宮一角。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身旁圍著幾名大臣,談笑間卻透著幾分嚴肅。
“今年的賦稅總算是平穩了些,但山東和湖廣一帶的情況,卻讓咱不甚滿意。”
朱元璋的聲音鏗鏘,語氣中帶著他一貫的威嚴,“旱災和水災接踵而至,那地方的糧倉到底還有多少儲備,咱聽來聽去,總覺得有問題。”
站在一旁的大臣連忙躬身回道“陛下所言極是,湖廣和山東確實受到天災影響,部分州縣的糧食儲備不足。”
“微臣已讓戶部加緊調配糧草,但目前還有些地方尚未能送達。”
“未能送達?”朱元璋眯起眼睛,聲音猛然冷了幾分,“咱要的是具體解決辦法,不是聽你們解釋困難。糧草未送達,百姓餓著肚子,這就是戶部的無能!”
那名大臣麵露惶恐,低頭不敢多言。
朱元璋重重哼了一聲,轉向另一位大臣問道“那山西一帶呢?之前咱聽說,那裡還有戰亂的餘波,怎麼,安撫的奏報遲遲沒送上來?”
另一位官員連忙拱手回道“回陛下,山西一帶因前期軍隊駐守,地方上受創嚴重,目前糧食短缺,許多百姓被迫流離失所。”
“微臣……微臣已派人分發賑災糧,但收效並不顯著。”
“糧短、賑濟遲緩……咱這個皇帝到底是怎麼當的?”
朱元璋冷冷笑了一聲,語氣中滿是不滿。
這一切,被朱雄英聽得一清二楚。
作為一個年僅九歲的孩子,他本應安靜地站在父親身後,聽祖父與大臣們的對話。
然而,朱雄英的目光始終微微垂著,耳朵卻緊緊捕捉著每一句話。
“天災、糧荒、流民……這些問題,必然會讓祖父和父親感到棘手。”
朱雄英暗暗思忖,“但朝堂上彙報的,恐怕不一定是真實的全部情況。”
他想起自己曾在書卷中翻到過的一些記載,
明初的百姓生活困苦,朝廷的賦稅軍費支出沉重。
大災小亂頻發,而底層官員貪腐問題也一直是難以根治的隱患。
“祖父雖然鐵腕,但地方官員未必都儘職儘責;父親即便心懷仁愛,但囿於身份,也未必能全盤掌控這些具體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