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開場白台詞過於冗長,會影響到觀眾的興致。”
“一些合唱節目缺少部分聲部,節目前後的主持人串詞需要修改。”
“一些使用拾音器的民族樂器效果欠佳,現場表演時,環境嘈雜,可能會導致效果不如預期,雜音特彆多。”
彩排了一遍後,導演看著尹秋寫下的這些問題,陷入了沉思。
他也不是屍位素餐之人,這些問題,他自然是看出來了的。不過,有一些問題解決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尤其是其中民族樂器的收音問題。
如果不是這些節目必須保留的話,他甚至都想直接把這些節目給斃了。
可一旦少了這些節目,如何體現喀什當地的特色呢?如何將這一名片打出去呢?
觀眾憑什麼跨越千裡,來喀什看這樣,既沒有當地特色,也沒有明星大腕的音樂節呢?
而且,融媒體中心早早的就將“民族特色”作為宣發重點,向全國人民宣揚了出去。
到時,觀眾若是發現他斃了所有的民族特色樂隊節目,豈不是要罵死他?甚至還要給整個節目扣一個“欺詐消費者”的帽子。
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
“拿一段效果最差的節目給我,我要複盤一下。”導演長歎一口氣,說道。
他戴上監聽耳機,看起了錄像。
樂隊的整體表演非常棒,但也正是因為他們激情的表演,導致拾音器裡出現了一些噪音。可以想象到,若是按照這種台風,一切設備跟得上,下麵觀眾席裡的觀眾,一定是叫好聲連綿不絕,鼓掌聲轟鳴不止的那種,搞不好還會跟著節奏搖起來。
但是以目前的情況……
他小聲地問著尹秋
“你說,這個節目能斃了嗎?”
尹秋有些驚訝。
這可是文旅局領導點名要留下來的節目,你居然想斃了?瘋了嗎?
而且,全場演出裡,最能帶動觀眾情緒的節目就是這個了,你斃了觀眾看什麼?觀眾身披日冕與星空,是為了看你表演“高端節目”的?何苦來哉?
參加露天音樂節的目的就是為了搖起來,全是“高端節目”的話,真不如去那種金碧輝煌的藝術大廳裡看。
“算了,當我沒說。”
尹秋那仿若看傻子的眼神已經回答了他。
“換一個更好一些的拾音器是否有可行性呢?”尹秋問道。
“再好的拾音器,在這種較大的音樂節裡,也很難不收到雜音。”導演閉上眼睛,思考起來,“就算是一些所謂‘不插電’的演出形式,實際上也是需要插電連接音箱的。”
“那麼我們就沒有一點辦法了嗎?”麵對這種棘手的情況,尹秋也有一些不知所措。
“如果是木吉他這種樂器,我們還能將拾音器放在音孔裡麵,但你看這些熱瓦普、冬不拉這種樂器,它們的音孔本身就小,怎麼放得進拾音器呢?放進去了又該如何固定呢?”
“實在不行我們谘詢一下樂隊的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