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就說過了,統治那麼大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人才來統治。
漢朝初期分封製和功勳集團,外戚集團聯合統治,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仍然不可避免的爆發了七國之亂。
漢武帝雖然采取了察舉製度,希望可以為朝廷選撥人才。
可人是自私的,選拔人才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慢慢滋生出了利益集團,
他們侵占百姓田產,把持地方掌權,儼然一個小朝廷,成為士族。
這時候王莽改製,應運而生。
可惜,王莽誌大才疏,麵對新的形勢,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隻能是采取複古,希望回到所謂的大同社會。
井田製度,是奴隸製向封建社會過渡的產物。而且,人都是自私的,之所以形成新的士族,就是人性貪婪,官官相護。
王莽的改製,觸動了全天下的利益,被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推翻。
劉秀雖然是天選之子,卻不得不和士族合作,共同統治。
雖然皇族和士族都在壯大,可是,架不住士族人多。而且東漢皇帝普遍短命,前任皇帝的外戚還演化成新的士族。
皇權日益衰微,又沒有可以依靠的人,隻能依靠宦官。東漢也成為第一個宦官專權的王朝。
宦官和士族的傾軋下,弄的民不聊生,最後爆發了黃巾起義,把強盛的東漢,送入了cpu。
曆朝曆代中,唯獨是漢朝以強而亡。還不能說明問題?
再強大的王朝,如果以壓迫最廣大的老百姓為基石,注定要滅亡。
東漢末年,士族開始崛起。他們各自擁護自己看中的明主,各自為政,分為魏蜀吳三國。
曹操憑借自己的威望,還能壓製士族。曹丕即位,不得不向士族妥協。
士族的實力進一步擴大,甚至到了藐視皇權的地步。
前麵說的伐蜀功臣,鄧艾無辜被殺,多年沉冤不得昭雪;鐘會發動叛亂,絲毫沒有觸及到家人。
劉裕的外甥,身為皇帝的劉裕,也是沒有辦法。
魏晉南北朝,也是士族最為猖狂的朝代。為了保護皇權,他們不得不分封自己的兒孫。
也正是因為國家太大了,統治者找不到可以源源不斷吸收人才的方法,造成朝局混亂。
到了隋朝唐,發明了科舉製度,國家可以相對公平的吸收人才,國家才沒有那麼混亂。
這也是你們看到,宋明清,相對穩定的的原因。
宋朝矯枉過正,重文輕武,國家羸弱。
明朝的時候,就放寬了對武將的束縛,朱元璋還試圖把宗室拉進來,妄圖製造新的平衡。”
“老朱的想法是好,可惜拉一個人入夥,就要重新利益分配。
在明朝初年,魏國公徐達的俸祿最高,一年五千石糧食,韓國公李善長少一點,四千石,其他公爵三千石,侯爵一千五百石。
親王卻是五萬石,可以看出老朱的分配比是二十比一,也就是說,功勳階層拚死拚活,也隻能分到少許的蛋糕。
這在曆朝曆代,都是極為罕見的。”
說到這,朱元璋也不好意思了。就是他幾個兒子,也表情怪異的看著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