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鬼嬰並沒有迅速用咿咿呀呀來回應,而是含著淚突然跑向不遠處的櫃子,然後翻箱倒櫃的開始尋找著什麼。
秦殤有些奇怪,這小東西想要讓自己看什麼,不能直接用語言形式表達?
半晌之後,鬼嬰拿著拿著一個和他自己身軀都快要一個尺寸的本子走了過來,眼中淚水已經瘋狂打轉,看樣子就要掉小珍珠了。
秦殤見狀,清楚這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沒有打趣,而是默默接過本子翻閱。
這東西看上去像是個筆記本,大概放了有些時間,紙張略顯枯黃……
第一頁映入眼簾的便是一行字。
「爸爸媽媽,我還是沒遵從你們的選擇來念書了」
「學校給了八百塊錢的補助,再加上我最近打工的那些錢,夠我念一年時間了,你們都說我不適合讀書,讀書是有錢人家孩子才享有的特權」
「可我享受知識,很容易就能沉浸在課本中那些內容中」
「老師講的每個知識點對我而言都是鮮活的,我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雖然我還不知道知識能夠帶給我什麼,這些話……我不打算寄出去,爸爸,媽媽,我們有緣再見」
看到這本子的開頭,秦殤頓時明白了過來,這是一個日記本。
80~90年代還沒有所謂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學還是個稀有東西。
大部分家長可能會願意讓孩子念書,讓他們讀完小學,但是至於中學的話……
這就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分水嶺,家裡條件不好的,基本孩子到了能上中學的年紀,都會要求小孩去打工或者回老家幫忙務農。
絕大多數都不會再供養孩子念書了。
理由也很簡單。
第一,就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中學學費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普遍都算是一筆高昂的支出。
第二,就是因為那時候的父母輩普遍沒經曆過中高考,也沒有接觸過知識分子的圈子,對於‘知識改變命運’這話包含濃鬱的歧義。
當然,現在八成大學生也對這句話帶有歧義,信奉學曆無用論……
的確,除非是出類拔萃的學曆,不然的確沒什麼卵用。
可是人家讓你念書的目的,也不會是為了混學曆,而是為了知識啊!
都說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嘛!
所以這個社會上,百分之八十倡導學曆無用論的人,是因為不僅沒學習到知識的同時,又沒享受到學曆帶來的紅利,所以才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動輒還喜歡舉一些很搞笑的理由。
比如……
但凡我十八歲那年要是不去讀大學,我去理發店當個學徒,四年時間也都混成經理了,一個月也有個六七千塊,哪像現在這樣,二十二三歲本科畢業,連個月入四千五的體麵工作都找不到,期望待遇好一點就得賣苦力,早知道如此,還不如不念書了。
然後,大肆抨擊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是錯誤的……
這不是一個有問題的邏輯鏈和思想嗎?
不是知識無用,而是你的那點知識無用。
不是學曆無用,而是你的那點學曆不夠看。
其實早些年,八九十年代的知識分子還是相當值錢的……
不信的話,可以找家中長輩問一問,基本上那時候念書都是徒步或者騎車幾公裡才能到學校,學生黨也可以去看看自己目前在上的這所中學簡曆。
國內目前90的中學都很少有超過三十年曆史的!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步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很多家長格外重視教育的緣故了,不僅僅是因為嘗到過甜頭,也可能是因為自己就是時代的親曆者,親眼見證了身邊有人靠著知識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