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斷有人上書進諫,都是希望文帝儘早立下儲君。
早朝時,那些個大臣更是一個接一個的進言。不過都是看文帝身體情況不太好,所以覺得還是得趁早立下儲君。
文帝坐在高位上,看著下麵跪著的臣子沒有言語。
文帝子嗣在曆來的帝王中算是單薄的了,其膝下隻有五子三女。
自古儲君大都是立嫡立長,這中宮所出的二皇子確實是文帝的嫡長子。當然了,這裡指幸存著的皇子中。
但奈何這二皇子是幾位皇子中資質最為平庸的,所以文帝遲遲未將這二皇子立為太子。
之前更是有傳聞說,文帝曾經提過一次太子不必立嫡立長。
本來朝中大臣們都覺得這是謠傳,可是今日在朝堂之上,眾人提到立儲君一事時,這句‘太子不必立嫡立長’果真從文帝口中說出。
這下,朝堂之上嘩然一片。基本上都是反對文帝這個想法的,但也是有少數人讚同文帝此想法的。
反對的多是那些年紀較大,思想迂腐的。他們認為,儲君之位怎可不考慮嫡庶。那樣的話,豈不是亂套了。
那些極力反對的人倒是忘了一點,當年立儲君時,文帝就是輸在了嫡庶之分上。
雖說最後這皇位還是傳給了文帝,但是這件事必定是文帝心中的一個疙瘩。
現在,底下的人越是反對,文帝越是確定了自己的決定。
於是,今日早朝之後,朝中的勢力肯定是會有一場大動蕩。
文帝既已如此決定,那麼幾位皇子便都是同樣有機會可被立為儲君。
所以,現在朝中的各官員當然是開始考慮如何站隊了。
要說起來,其實大多看好的就是三皇子臨王了。這臨王為人處事一直都是被大家所稱讚的,但是這臨王外家勢力與另一位相比倒是又差了點。
說到勢力,當屬齊王了。這西北鎮守邊關的二十萬大軍可都是那令貴妃的兄長掌管著。
而令貴妃父親乃是前朝太師,如今朝中眾多大臣也是多少都受過令貴妃父親的恩。
所以說,這臨王背後的勢力確實是不容小覷。
另外這晉王和永安王基本上是沒人會去考慮的,畢竟這晉王屬實就是個吃喝玩樂的主,既沒有母族的勢力依靠,也沒有過人的才乾。
倒是這永安王,其實也不是沒有人看好這永安王。隻是,這永安王好似對朝政並不感興趣,所以大家也就沒有考慮他。
真要按照文帝不必立嫡立長來說,論才乾其實也有不少人看好永安王的,而且這永安王母族其實也不差。
但是,聽說自從這嘉貴妃去世後,永安王與母族並不親近,且又不得聖上喜愛。
所以,之後朝中怕是會成為三足鼎立之勢。分彆是支持二皇子信王的,然後就是支持三皇子臨王的,再有就是支持四皇子齊王王的。
當然也有誰也不支持的,但那種畢竟還是少數。
文帝將趙承澤召入宮中不知說了什麼,王爺出宮時楊易明顯感覺到王爺心情不好。
正準備直接回王府時,王爺開口說去朝暮山莊。
楊易心想,去那邊也好,王爺心情不好也許去見了李姑娘會好些。
因為忙著為無為子打下手,許慕倒是極少往朝暮山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