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初,張偉等考生不得不暫時放下學習,因為要做考試必備的身份證明和廩報互結親供單。
沒有這兩樣東西是沒法參加報名和考試的。
按大夏的科考製度,第一次參加考試時的手續相當麻煩。
張偉家當時差不多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和多次請托才完全報考,不過現在張偉已經是老考生了,再弄一次自然是駕輕就熟。
比較簡單的是身份證明,首先是考生及祖父三代的姓名及籍貫,證明考生的確是本地本籍人。
其次這三代人都是沒有犯罪的清白人。
再次是考生近一年內沒有服孝,這三點都的證明去年張偉報考時都辦過了。
隻要去村長和鎮公所那邊重新簽字更新一下年份即可。
這個都是鄉裡鄉親的,張父略微打點就辦好了。
第四點童生身份主證明,這個早已經辦好,去年的繼續有效。
至於最後的畫像,張偉去年報考時畫的像理論上是兩年內有效。
這兩年張偉的相貌沒有特彆大的變化,自然不用重畫,當然如果報考時考官認為有問題,到時候在出錢重新畫過就是。
難弄的是廩報互結親供單,第一部分是考生信息,包括姓名,年歲身體麵貌特征,有無胡須等。
這個相對好辦,自己照實寫,報名時報考官確認無誤即可,隻要不是相差太大,一般報考官不會自找麻煩去糾正你。
第二部分是祖上三代和業師的姓名。這個一是要和身份證明完全對上,二是審查考生的三代是否從事良業。
三代內不得從事倡,優,皂吏等賤業,三代都必須身家清白。
考生沒有在服“大功”以上孝期。(喪禮的一種,簡單理解就是指沒有在服直係長輩死亡的孝期)。
大夏朝風氣相對開放,科興資格也比較寬鬆,商人和良吏身份也可以報考,隻要不是賤業即可。
像後世最變態的大清,科舉還規定“冷藉”不可以科考。所謂“冷藉”就是祖上三代沒有人獲得過功名或官位。
這規定直接把最廣大的底層農民群眾排斥在科舉的門外。
按這個規定張偉也是沒人報考的資格的。
張偉祖父的“副百戶“身份不被認可為官,自然沒有任何功名。
張偉家除了祖父張一元短暫入伍之外,都是世代務農,是朝廷最普通的良民,也是最廣大的基礎。
隻要是個正常王朝都不會排斥這個階層進入科考的,畢竟給底層一點向上晉升的希望。
這點希望作用非常之大,一是安撫底層,二是適時給上層增加點新鮮血液,保證上層有一定的流動性使上層不那麼快腐敗掉。
至於業師,當然是寫陳夫子。
所以想科考,哪怕是自學成才,也是找個至少有童生身份的老師來作保才行。
第二部分沒有什麼可說的,張偉已經寫過多次了,現在重新寫一次即可。
比較難搞的事第三部分廩保和互結,大順三年的廩保和互結今年不能用了,全部需要重新弄過。
廩生作保還好,重新花二兩左右的銀子去縣學找個有資格的廩生秀才就行,這個事項一直是由陳夫子對接。
畢竟他是秀才,有這個資源,至於陳夫子有沒有從中掙錢,這個沒有人管,隻要陳夫子收錢不過份,沒有人會找這個麻煩。
普通人是很難認識廩生並且讓他給個作保的,萬一考生發生作弊,廩生的風險極大,當然利潤也很高,簽個字畫個押就有將近十兩銀子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