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菊自己可能也沒想到,她的這篇文章發出去之後,竟然會在論壇上引起巨大的反響。
很多還沒看過新一期節目的觀眾,都對她的話表示不解。
什麼叫“自甘墮落”,什麼又叫“折斷翅膀”?
楊輕語這一起表演的節目,到底是什麼,效果又怎麼樣?
為什麼白小菊的這篇文章讀起來如此矛盾,一方麵批評楊輕語失去了往日的靈性,但另一方麵又說她依然處於女團的巔峰?
而且一會兒說她被大眾的審美標準所綁架,一會兒又說她和光同塵。
所以說,大眾的審美標準是錯誤的,是輿論讓楊輕語失去了靈性?
觀眾們搞不懂,也不知道白小菊這篇顛三倒四的文章到底在說什麼。
但那些跟白小菊一樣同樣參加了節目現場錄製的觀眾,卻對白小菊的這篇文章十分推崇。
他們都表示白小菊說的沒錯,楊輕語雖然還是那個楊輕語,但楊輕語已經不是那個楊輕語。
她變了,變得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觀,但是卻失去了自己的特殊性。
她的舞台不再充滿了靈氣,隻剩下機械的、工業化的設計和流程,他奉獻了一出最標準的女團舞,卻也失去了那些讓觀眾瘋狂和尖叫的特質。
她被媒體和輿論所綁架,從特殊變得平庸,從高峰走向低穀。
但這些人同時也承認,白小菊最後說的那句話沒錯。
楊輕語即使是處於低穀,可她依然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巔峰。
因為她最普通的表演,也能碾壓絕大多數的女團,甚至能夠被稱為女團舞當中的經典。
就是這些奇奇怪怪的評論,反而激起了大眾更大的興趣。
從那些淩亂斑駁的評論中,吃瓜群眾們也分析出來一些消息。
那就是楊輕語這一場的表演,是一場十分標準、符合大眾對女團舞蹈審美定義的節目。
但是這個節目卻讓現場觀看的觀眾們很失望,因為她失去了以往楊輕語的舞台中那些特殊性。
以往的楊輕語,給人的感覺是灑脫的、獨立的、與眾不同的,她的每一次舞台,都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秀,帶給觀眾們無數的新鮮感和驚喜。
但是這一次,她變得平庸、機械、流程化,失去了自己的靈性和獨特性。
所以她到底表演了什麼,演的好還是不好呢?
這個話題迅速在吃瓜群眾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然後逐漸開始擴散,並且吸引了更多媒體和圈內人士的關注。
到了最後,大家甚至開始討論什麼是標準的女團化,這種給女團定義一個標準的做法,又到底合不合理?
然而到了這一周的周六,一切的爭論都變得有了答案。
周六晚八點,新的一期《偶像創造營》準時播放。
很多迫不及待的觀眾,甚至直接略過了前麵那些精彩的表演,把鼠標徑直拉到了最後一個壓軸的節目。
《no9》。
一開始看到這個節目名稱的時候,很多人就表示特彆奇怪。
這是個什麼舞蹈?
然而隨著多達9人的隊伍上場,一些人才有了些許明悟,或許就是因為有9個成員,所以這個節目才叫《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