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學員們的表演還在繼續。
繼第二個女學員之後,接下來的好幾個學員都相當令人失望。
她們走的也是楊輕語的路子,老歌新編,但問題是,她們編的明顯沒有楊輕語好。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們改的不夠徹底。
楊輕語的新編,是把整首歌的曲子都換掉,你除了從歌詞能聽得出這首歌的原唱是什麼之外,從其他方麵聽起來,完全跟一首新歌沒有任何區彆。
但是這些女孩兒的改變,則隻是動了一些小手術。
就像是之前那第二個學員,把歌曲的拍子從四四拍改成了四三拍。
雖然聽起來旋律是不一樣了,緊湊了許多,而且帶上了一絲搖滾範,但是你隻要仔細一聽,還是能從中聽出一些老歌的味道來。
隻能說在原來的骨架上,換了一層皮,但人還是那個人。
其實這也不能怪那些女孩兒和她們背後的音樂製作人。
因為這種事,確實聽容易得罪人。
你說這些經典老歌吧,都是樂壇裡有頭有臉的人寫的,你擅自改動他們的東西,改得好就不說了,改的要是不好,能把人家給氣得從棺材板裡坐起來。
這叫什麼?這叫褻瀆經典啊!
所以這些詞曲製作人也沒辦法,他們不敢改的太過分,把人家的作品改的麵目全非。
所以他們隻能采用這種“取巧”的方法,在不動原曲的調子的基礎上,修修補補做一些小工作。
這樣一來,即使他們擁有通天徹地的本領,也沒法在一個螺絲殼裡做道場。
所以他們改出來的歌,要麼是和原曲基本相差不大,要麼就是像第二位女學員那樣,把抒情歌曲改成搖滾,或者把動感旋律改成平緩的旋律。
但這樣一來,就和觀眾們已經聽得耳朵起了老繭的歌曲有了衝突。
人家本來習慣了聽這首歌應該是這樣唱,但你突然把它改成了快半拍或者慢半拍,就總感覺跟自己的習慣發生了抵觸。
而大多數觀眾,一旦養成了某種習慣,就很難更改,如果跟自己的習慣產生了衝突,會更加覺得難以接受。
這就是那些歌曲為什麼明明都很用心,做了很多改編的努力,但卻並不能得到觀眾歡心的原因。
反倒是楊輕語那種改法,大刀闊斧,直接把整首歌的曲子都改了,填上歌詞變成了一首新歌,大家反而覺得新鮮,有一種探索新世界的感覺。
這才是雙方的口碑造成兩極化分離的原因啊!
所以舞台上漸漸出現了這麼一個怪現象,隻要主持人介紹這首歌是楊輕語重新譜曲,觀眾們就會充滿了期待,下意識的認為這一定是一首好歌。
而隻要主持人宣布這首歌的改編者是誰誰誰,在樂壇是什麼身份地位,觀眾們反而無語了。
管你是誰?反正你沒楊輕語編的好,歌也沒人家好聽!
我們隻不過是群普通人,聽起來好聽我們就喜歡,聽起來不好聽我們就不喜歡!
觀眾們的思想就是這麼樸實,這麼無華。
於是到了最後一個楊輕語登台的時候,大家的期待值都已經達到了。
之前楊輕語給彆人寫的歌都這麼好聽,那到了她自己,還不得拿出一首驚天動地的超級經典來?
畢竟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不斷的熏陶,觀眾們都已經認可了“楊輕語”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