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錢唐所想的那樣,方時說出的誌向,隻是故意說給他們聽的。
隻有說出這個誌向,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才師出有名。
不管是攤丁入畝的政策,還是其他利民政策,最重要的還是糧食。
攤丁入畝可以讓百姓生活過得好點,可那也隻是暫時的。
一旦沒有足夠的產糧支撐,大量爆發的人口,可以讓整個大明崩潰。
傍晚時分,陳遇終於收到朝堂上的消息,心中鬆了口氣
[天人感應要在朝堂上消失了,接下來隻要年輕士子這邊弄好,這東西就再也翻不起大浪。]
陳學走上前,給陳遇倒了杯茶,輕聲問道
“爹,方司柬最後在朝堂上提出,用《管子》來解決賑濟災民的問題,要不要跟思遠他們說說?”
“嗯,此事利國利民,結合實際去做,無法修宮殿,就去修路;路修完了就去開荒,開魚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遇到的問題,先輩們也遇到過,讓他們不要有門戶之見,多看看書。”
陳學坐到陳遇旁邊“大明目前缺糧,紅棗釀酒和果子釀酒,可以讓商人從彆的地方運到曹縣。
可是,總歸是犧牲其他地方的糧食,會不會對其他地方百姓產生影響?”
陳遇搖搖頭“不會有太大影響,普通百姓極少喝酒,隻有達官貴人和地主會去買。
這些人的糧食很多,曹縣一縣之地不會影響到整個大明。
進宮問問看今晚陛下有沒有空,我要麵見陛下。”
陳學愣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口
“爹,你不是一直不想進宮,這次怎麼主動求見?”
“我怕陛下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還在糾結,進宮給他分析下利弊。”
“陛下有什麼想法?”
陳遇起身,從背後的書架中拿出《老子》一書,並將其翻開遞到陳學麵前。
陳學好奇看了眼,喃喃出聲
“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有什麼問題嗎?”
“你想想黃冊製度和戶帖製度。”
陳學低下頭思忖,忽然,猛得抬頭看向陳遇
“陛下這是在用道家理念治國?”
“不止!”
陳遇沉聲解釋“法律嚴格是韓非子的重罰輕賞、三綱八目是商鞅的愚民之法,是用在讀書人身上。
隻是太子看清了陛下目的,一直反對陛下,所以科舉才遲遲不開。
這次開啟科舉,若我沒猜錯,範圍還是程朱理學,不過沒有以三綱八目為定式。”
“那太子的治國理念呢?也是道家的嗎?”
陳遇搖搖頭,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太子和方時這兩人,我是一點也看不清,根本不像年輕人。”
“太子不是儒家的嗎?其為人一直都有儒家之風,等他登基就是所有儒家子弟心目中的仁義之君。
那些讀書人,一直在等待著太子登基,他們認為致君堯舜,一定會在太子身上實現。”
想到那些官員的懲罰,以及藍玉的腦子,一臉古怪
“你們願意相信就相信,比起陛下來,太子確實仁義,妥妥的聖君。”
陳遇一點也不相信什麼儒家君子之風,朱標要是像扶蘇那樣,就不會現在就開始處理政務,而且陛下不在他還可以全權做主。
這哪裡是太子,已經是皇帝了,就差個登基儀式而已。
那些讀書人傻乎乎的以為,殺人什麼都是陛下的主意,殊不知很多國事都是太子做的決定。
朱元璋對於陳遇真的非常信任,在知道陳遇要進宮後,輕輕歎了口氣
“妹子,老哥哥這是知道咱為難,進宮為咱解惑。
可惜老哥哥誌不在富貴,隻能以後給他子嗣一些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