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有點心機了哈,真會占位置。
999油然而生一股危機感,不滿地瞪著問心劍,可惜它在識海裡,外界的問心劍感受不到小夥伴的“熱情”。
淩亮後半夜沒睡覺了,一直在批公文,早晨兩個士兵懵逼地醒來,又飽受驚嚇地離去。
第九瑤的事純屬意外,他們沒有任何過錯,淩亮駁回他們請求懲處的要求,讓他們回去好好休息。
即便將軍免去了處罰,兩人自己也把自己嚇出來一身冷汗。
這可奇了,他們站崗站的好好的,怎麼會暈過去了?
暈倒前還什麼印象都沒有。
萬幸將軍及時發覺情況不對,否則要是有人趁機刺殺將軍,或是闖入竊密,他們有十條命也不夠賠的。
兩人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昨晚發生了什麼,最後隻好不再去想。
……
淩亮期待與梵古的那位過招,可事與願違,召他入京領賞的聖旨先一步到來。
聖旨的內容與原主記憶中的一字不差,宣旨的太監也是同一個人。
但是,時間對不上。
提前太多了。
原主在邊疆待了八年才被召回京中,他在這裡滿打滿算才四年而已。
這一世皇帝和太子的急性子讓淩亮感到詫異。
不過,有誰規定所有的事情必須按部就班,和上一世一模一樣呢?
淩亮很快想通了這一點,暗笑自己過於依賴原主記憶了。
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小教訓,他會把它放在心上的。
麵白無須的細高個太監宣完旨,將明黃色的綢布交給了淩亮。
公公同情地偷偷看了看崔將軍。
這位將軍少年時就奔赴西南,在邊疆邁入了青年的門檻。
他為大安儘心儘力,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可也是皇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說句實在話,自己雖是個太監,可也是敬佩崔將軍的,保家衛國,以己身護佑萬民,憑什麼不敬佩?
可皇家容不下這種人。
從剛入宮什麼都不懂的小太監一路走到今天,皇家的醃臢齷齪事公公不知見過多少。
少說多做,是公公總結的經驗之談。
還有一個道理更要記得時刻提醒自己:無論皇家人把你捧得多高,話語多麼動聽,都不要當真。
因為自始至終,除了皇室之外的所有人,上至後宮妃嬪,文臣武將,下至耕農商賈,男奴女婢,全部都是可以任由他們隨意擺布的對象。
需要時召之即來,不要時揮之即去,感到被冒犯就下令亂棍打死。
區彆隻在於達官貴人會遲點死,比如說這位崔將軍。
殘害忠臣良將的事皇帝也不是第一次做了,越發嫻熟起來。
公公心是向著崔將軍的,但皇命難違,他也不過是皇帝的一條狗,幫不了崔將軍,唉……
喜歡快穿:從入門到精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從入門到精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