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保證並非發自肺腑。
而是因形勢所逼迫,不得不給巴澤爾一個交代,以表明自己的立場絕對沒問題。
透過巴澤爾激烈的態度,路德維希感覺他避無可避地窺破了元首駭人的意圖。
巴澤爾今年十五歲零八個月,他在巴澤爾這個年齡段,還是個對許多事一知半解的學生。
天天煩惱的無非就那幾樣。
——老師布置的無從下手的作業,和朋友經常玩耍的地方被拆除了,以及和兄弟姐妹哄搶父母買回來的糖果玩具等。
他們不懂軍國主義是什麼,也不明白彆人為什麼稱他們為法西斯。
但巴澤爾這一代人身處的環境接受的教育卻和他們完全不同。
元首把他的思想與書本相聯係,堂而皇之走進萬千課堂,一股腦灌輸進學生們的大腦裡,讓侵略與掠奪主義與他們整個人融為一體。
他們是半大的孩子,也是戰爭的化身。
所以巴澤爾在他稍有退縮之意時會敢於直麵斥責他。
他們這代人已經被元首的思想影響得太深,根本就沒辦法理解侵略的含義。
巴澤爾認識不到他們正在乾的事是卑劣的,是該被有良知的人譴責的。
他隻是自得於他們的衝鋒陷陣會為國家爭取榮譽,謀得利益。
彆國人民的悲傷和慘痛不在他考慮範圍內,課本上也沒教過他對弱小要保持應有的同情心。
元首粉飾著他們的行為,將他們的侵吞美化得正義而又理所當然。
可他們的所作所為究竟是否正義,相信不缺乏基本判斷力的成年人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種族滅絕是正義的嗎?
無視他國人民的憤恨攻入他們的國家肆意掠奪是正義的嗎?
子彈穿透保衛家國的軍人和平民的胸膛,造成一個又一個家庭生離死彆是正義的嗎?!
捫心自問,路德維希說不出個“是”字。
並且他認為,能夠對上述種種觀點眼也不眨大加褒揚的戰爭狂熱愛好分子,即使被拉出去槍斃一萬次都是輕的。
那他為什麼還要當這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結束的戰爭的幫凶?
他為什麼還能給槍支上膛,舉槍瞄準,狠心射擊?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已經停不了手了。
在絕大多數元首的無腦擁護者的推動下,一小部分清醒者的覺悟乃至反抗是那樣難能可貴,又綿軟無力。
回想起和他一同參戰的兒時玩伴的下場,路德維希在溫暖的室內也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
他的朋友進軍隊兩個月後,對本國軍人殺害他國軍民的殘忍行徑產生了生理性厭惡。
他的槍口怎樣都抬不起來。
而且幾次三番放走了他們搜尋的重點目標人物——一群在城內利用熟悉地形優勢和他們打遊擊戰的婦女和兒童。
他的這一做法很顯然在自尋死路,後來還是被士官發覺。
經過形式主義走過場一樣的審判,不給他任何為自身申辯的機會,他就被無情地判處了絞刑。
行刑當天,士官指了指隊伍前排位置,讓路德維希去最中間的位置觀看。
他警告的話語至今還很清晰地銘刻在路德維希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