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帶著大軍趕路,進入居巣縣境內,離縣城不到十裡路,接到了張紘來求見的消息。
劉琦吩咐大軍繼續趕路,停下來接見張紘。
張紘翻身下馬,向劉琦行了一禮,不卑不亢道“在下張紘,拜見攝政王。”
劉琦笑說道“子綱是徐州名士,孤也是早有耳聞。陶謙在徐州稱帝,子綱為什麼不替陶謙效力,反而南下揚州,為孫堅這樣的武夫效力呢?”
張紘回答道“徐州陶謙垂垂老矣,膝下幾個兒子都是廢物,無以為繼的。另外,陶謙剛愎自負,公私不分,縱容心腹禍亂百姓,卻苛待賢達。”
“這樣的人能趁勢起飛,僅僅是站在風口上,暫時稱帝而已。”
“實際上,他已經風雨飄搖,隨時可能被曹操剿滅。”
“在攝政王、袁紹和袁術等正統士人的眼中,吳王是武夫,橫行霸道,可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憑什麼武人就不行呢?”
“吳王的確霸道專橫,卻禮賢下士,更是聽勸,世子孫策也是英武不凡。”
張紘侃侃而談,回答道“誰都有缺點,吳王和世子都是莽撞急躁,可是攝政王難道沒有缺點嗎?天下人皆知,攝政王也好女色啊。”
劉琦也愣了下。
沒想到張紘說出來這樣的一番話。
張紘說話有條不紊,有禮有節,的確很不錯。
這人有些意思。
劉琦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樣,問道“子綱認為,吳王能擋得住孤的兵鋒嗎?”
張紘回答道“攝政王用兵如神,任何一家諸侯,都無法單獨抵擋攝政王。”
“可不論是曹操,亦或是袁紹,乃至於昏聵的陶謙,都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
“恰是如此,攝政王討伐袁紹,不論是曹操,亦或是我家吳王,都選擇了出兵。同樣的道理,攝政王要剿滅吳國,曹操不可能坐視不理。”
“曹操即便敗了一陣,也會再一次出戰的。否則揚州落陷,曹操獨木難支。”
張紘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這是他的立足論據。
劉琦哈哈一笑,說道“你的話抬舉了孤,又表態不懼一戰。既然孫堅敢戰,何必安排你來呢?”
張紘回答道“吳王的確可以死戰,可是沒用的廝殺,隻會導致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不論是吳王,亦或是在下,都認為不合適,所以在下代表吳王來請和。”
“請和?”
劉琦眼神陡然淩厲。
他大袖一拂,咄咄逼人道“孫堅自稱吳王,孤沒有發兵討伐,他反而主動來侵犯荊州,攻入江陵縣。戰爭,是孫堅挑起的。如今孫堅不行了,有要休戰。是當孤的劍不鋒利?當孤的軍隊不能殺人嗎?”
劉琦也打算休戰,要先滅袁紹,再來和孫堅鬥。
可是休戰的提議,不能是劉琦提出來,否則孫堅就不可能主動求和,反倒可能襲擾劉琦。
甚至,也無法敲詐孫堅。
張紘聽到劉琦的話,心中無奈。
攻打荊州的,當時在吳國就有很多的爭議,有的人讚同開戰,有的人反對開戰。劉琦沒有來揚州,你主動去打劉琦,就是挑起矛盾。
孫堅權衡後,最終選擇了開戰,因為任由劉琦滅掉袁紹影響太大。
總體來說,是吳國一方不占道義。
張紘深吸口氣,鄭重道“實際上,吳王是不願意開戰的,因為吳王深知攝政王的能力。可是吳王必須要出兵,因為要維持天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