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聞說,秦王有覬覦皇位之嫌!”
“如果太子去世,太子之位很有可能會落在他的身上!”
“秦王就蕃西安之後,和正妃王氏一直沒有子嗣,關係也不和睦!”
“平常又受到次妃鄧氏的挑撥,把正妃王氏幽禁在王府中,隻給她不乾淨的食物,生病也無人照看!”
“並且秦王性格殘暴荒淫,在封地屢行惡事,使其內百姓民怨沸騰!”
“後來鄧妃因妒忌王氏,而被陛下多次派人責備,其後便自縊身亡!”
“那些了解鄧妃的人,結合他平常的性格,覺的她是萬萬不會選擇自縊而亡的!”
“有人猜測,這或許也是陛下暗中的手筆!”
“陛下也多次警告訓誡過秦王,但秦王因為鄧氏的身死而性情大變!”
“秦王不顧陛下的訓誡,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其殘暴荒淫行徑,更加的變本加厲!”
“太子念及手足情深,多次與陛下求情,秦王這才躲過陛下多次的責罰。”
“太子見此並不是長久之法,隨即親自啟程西安,去訓導這個不成器的弟弟!”
“太子在抵達西安之後,於那日王府之中,兄弟二人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並無其他人知曉!”
“不料,太子在回京途中,身體然疾突然病逝!”
“這一切來的未免太過蹊蹺了一些,而不得不讓人有所懷疑,秦王是不是暗地裡做了一些手腳?”
“其實,這一切也隻是後人的推測罷了,並無切實證據!”
坐在身旁的太子朱標,在聽說了另一個時空當中,自己英年早逝的下場後,一時變得有些迷茫起來!
“如果自己提前知道了這些事,那還會不會去做這些事情?”
老朱一臉頹敗之色,“這又來了一個姓鄧的!真沒想到,咱的老二居然還是這種貨色!”
“陛下,萬萬不可妄下定論,正所謂事在人為,一切還都有辦法補救的!”
“呼……!”
老朱揉了揉臉,長出一口氣道:“咱的脾氣後來怎會變的如此?”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太子的突然病故而起!”
“哦!這又是為何?”
“陛下可以想象一下,含辛茹苦幾十年,幫大明培養出來的接班人,就這麼說沒就沒了,那會對整個大明有什麼樣的影響?”
老朱呆呆思索半天道:“咱現在腦袋亂的很,你就直接往下講!”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關於新太子人選的問題!”
“到底是從其他兒子中選一個,還是直接立皇太孫?”
“陛下在悲痛之餘,毅然選擇了由皇孫繼承將來的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
“太子妃常氏共生下兩位皇孫,其中皇長孫朱雄英八歲便已病故!
“而身份最為合理的嫡次孫朱允熥,其性格過於唯唯諾諾,並不受陛下的喜愛!”
“其實,這裡麵或許有呂氏的暗中磋磨也說不定!”
“畢竟一個沒了親娘的小孩子,太子平常也疏忽對其應有的關懷,這也直接影響了其本身性格!”
“他注定不會於其他有娘親的孩童那般,天性就應該活潑開朗!”
“如果他平常聰明伶俐,那他恐怕就會擋了彆人的路!”
“他能在宮中活下來,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老朱和太子二人聽過這番話後,心下不禁戚戚然!
“陛下最終還是選擇了呂氏側妃的兒子,也就是朱允炆!”
“這裡麵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朱允炆和太子的性格人品幾乎一模一樣!”
“他是陛下最喜歡的孫子,也是陛下心中僅次於太子的皇位繼承人人選。”
“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陛下想立一個寬仁的君主,而非一個和自己一樣嚴苛的君主。”
“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陛下當時的用意,大概是想讓後來的百官做個比較!”
“是跟一位狠辣果決的陛下,還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君主,哪個更好一目了然!”
“百官也不用在整日提心吊膽,擔心哪天被殺,今後可以儘心輔佐新帝治理天下!”
“陛下的這番良苦用心,其實大多數人隻是看不透而已!”
“陛下為了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為了能讓其更好的掌握皇權!這一決定也直接為那些淮西勳貴埋下了滅族之禍!”
“陛下可以想象一下,原本屬於常氏一脈的皇親國戚,在陛下本就多疑的性情之下,會迎來怎樣的結局?”
“那就是殺光,殺光,還是殺光!要把一切有可能的阻擋全部扼殺掉!”
老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一滴眼淚順著眼角流下!
劉強並沒有停止講述!
“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主少國疑,加上無能臣子的讒言,仁善的朱允炆終究不是狠辣四皇叔的對手,一場靖難之役顛覆了陛下半輩子的籌謀。”
朱元璋猛的睜開了眼睛!
“老四?靖難?”
“沒錯!這是大明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折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陛下在臨終之前給朱允炆留了三位老師兼謀臣!”
“正所謂,什麼樣的師傅教出什麼樣的徒弟。”
“在朱允炆悲劇命運中,不得不提到他的三位老師齊泰,黃子澄,方孝孺。”
“削藩的時候,他們不直接拿下硬骨頭朱棣,而是先捏軟柿子!”
“首先是周王朱橚第一個倒台,接著是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
“一年之內削掉五個舉足輕重的藩王之後不僅造成天怒人怨,反而給了朱棣足夠的警惕和準備。”
“而這,正是朱允炆和他的兩位老師,齊泰和黃子澄秘密商量出來的所謂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