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川賢幾個人南下去了廣省,家裡一下子少了幾個人卻半點沒見清淨,主要是家裡還是太多了,幾個大的帶著四個小趁著大雪沒封山之前,滿山偏野的跑。
李紅燕和伍圓圓出月子之後,兩個人帶著孩子直接住到了一起,主要是也是伍家太無聊了,她媽要照顧她大哥的孩子,又要照顧家裡的爺三,大哥和他爹就琢磨著怎麼能讓大棚裡麵的菜和後院倉房裡麵的蘑菇和木耳產量在提高一些,實在是無聊。
所以,這丫頭出了月子就帶著小兒子搬回了霍家,明明都在一個村裡,回來的時候硬著一副離家許久的模樣,讓送她回來的大隊長媳婦哭笑不得。
直到過年,南下的幾個人都沒回來了,好在幾個人還知道時不時的往村裡來個電話,倒也讓家裡的人安心。
這會兒安溫雅的肚子已經快五個月了,已經需要去醫院看了,因為光從那肚子的大度就知道這胎又是倆崽,這事兒直接成了村裡繼批發錄取通知書之後再一次成為了霍家的傳奇。
雙胎在鄉下雖然不常見,但也不是沒有,但這次次都是雙胎,可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奇事了,甚至還有人想要來霍家打聽一下是不是有什麼秘方。
畢竟這霍家的孫媳婦頭胎可不僅僅是雙胎,還是兩個大兒子呢,這一胎指不定又是倆兒子。
這好事,誰家不想要啊。
雖然在東北重男輕女這樣的現象較比彆的地方要輕一些,但在鄉下男娃就相當於日後的一個壯勞力,那是能撐起家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更不用說那些重男輕女,想要兒子、孫子都快想瘋了的人。
可惜,沒人因為想要打聽這事兒能進的了霍家啊。
因為,李紅燕和伍圓圓出月子了。
袁繡穿著兒媳婦給自己新做的大棉襖,暖嗬嗬的坐在堂屋門口的小板凳上,旁邊坐著霍老太太和霍鑫。
堂屋裡麵兩麵火牆,即使沒盤炕,冬天的時候火牆一燒起來,屋子裡麵也是暖烘烘的。
堂屋門外向外延伸兩米左右的寬度起了一片高十厘米的台子,用的是水泥鋪麵,頭頂也向外延伸搭了棚子,風不著、雪淋不著,背後的堂屋又是一陣陣的暖氣飄散出來,三個人的身上還穿著件嶄新的大棉襖,裡麵是件顏色不相同的羊絨毛衣,都是安溫雅在下雪之前拿出來的,整個人都暖烘烘的,所以就算是坐在堂屋門口,也不覺得冷。
這三個人這會兒本來是在摘菜,準備中午的午飯,隻不過袁繡這會兒根本顧不上摘菜了,正聚精會神的伸著脖子往大門口看,滿臉的好奇。
就,活脫脫一吃瓜群眾。
袁繡和丈夫已經回來差不多有一個多月了,從最初的忐忑緊張,各種不適,生怕因為他們的回來而給兒子和兒媳婦添麻煩。
但經過這一個月以來,天天被兒媳婦帶著到處玩,不是去縣城瘋狂買東西,就是在村子裡麵到處逛,中間還被兒媳婦帶著去彆的村乾了一架之後,袁繡整個人就跟脫胎換骨似的,容光煥發,精神抖擻。
特彆是經過兒媳婦這一個月的細心調養,原本蠟黃乾瘦的模樣一點一點的被養了回來,就連皮膚都變得白嫩了不少,頭發也從原本的枯黃乾燥變成了烏黑榮順,整個人一下子年輕了差不多有十歲。
剛回來的時候,袁繡整個人看起來像是五十多歲的中年老大媽,就是努力的想要讓自己腰背挺起來,不想給兒子丟臉。但十幾年的苦難磋磨,還是讓當初那個書香門第出身的富商太太變的自卑懦弱了許多,就連腰背都岣嶁了下去。
但隻是短短的一個多月,袁繡就仿佛再次回到了過去,性子上甚至比以前更加的活潑開朗了不少。
不得不說,安溫雅在帶人這方麵,是真有一套,完全是從心理到外表來了一個質的飛躍。
搞得霍啟都差點不認識自家媳婦了。
不過,對於這一點,霍鑫就特彆發言權了,因為她當初剛被侄媳婦接回來的時候沒比她嫂子好多少。
“媽,要不我出去看看吧。”袁繡說著就想把手裡還沒摘完的豆角給放下。
聽到媳婦這話,坐在堂屋裡麵正在哄許聰和李紅燕家小兒子的霍啟連忙抬起頭,無語的看著門口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