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鹿園的書房裡,李修然正與孫承宗詳細討論覲見的策略。
"陛下性情剛烈,又多疑,"孫承宗說道,"這些年來,想要推行新政的大臣,大多铩羽而歸。"
李修然抿了口茶"但這次不同。我們有足夠的準備,而且"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桌上的密折,"我們掌握了一些特殊的信息。"
"說說你的計劃,"孫承宗道。
"分三步走,"李修然站起身,走到輿圖前,"第一步,要讓陛下認識到目前朝廷的真實處境。"
卡洛琳娜從暗處走出"我已經整理好了各地的詳細報告,包括軍需、民生、吏治等各個方麵。"
"第二步,"李修然繼續道,"要讓陛下看到希望。不能隻談問題,還要給出解決方案。"
他打開一個檀木盒子,取出幾份文書"這是我們這些年在江南試行的新政成果。光是今年,賦稅就增加了三成,而民怨反而減少。"
孫承宗拿起文書仔細查看,不禁點頭"確實有說服力。"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李修然壓低聲音,"我們要讓陛下明白,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
"這會不會太冒險?"孫承宗擔憂道。
"不,"李修然神色堅定,"陛下雖然性情剛烈,但明辨是非。隻要證據確鑿,他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五更時分,紫禁城外燈火零星。天還未亮,禦道兩旁已經站滿了前來早朝的官員。寒風中,官袍獵獵作響。
李修然站在隊伍中,心中默默梳理著今天要說的每一句話。這是他精心準備了三年的機會,容不得半點閃失。
"大人,"方謙在他耳邊輕聲道,"剛收到消息,禮部那邊已經按計劃行事了。"
李修然微不可察地點點頭。這是他布局的第一步讓禮部尚書倪元璐上奏邊境告急,為他後麵的話做鋪墊。
"陛下駕到!"
隨著太監尖細的唱喏聲,文華殿內群臣肅立。崇禎帝神色倦怠,顯然又是一夜未眠。
李修然站在班列中,仔細觀察著天子的神情。他知道,崇禎近來為邊事憂心,這正是他要把握的時機。
果然,倪元璐的奏報讓崇禎的神色更加凝重。
"諸位愛卿,"崇禎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可有應對之策?"
李修然等待著,看著幾位大臣你推我讓。正當崇禎麵露不悅時,他才不緊不慢地出列。
"陛下,"他躬身道,"臣有本奏上。"
崇禎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自從李修然揭發了曹化淳和範景文的案子,天子對他明顯另眼相看。
"講。"崇禎簡短地說。
"陛下,"李修然抬頭,目光炯炯,"臣以為,邊事隻是表象,根子在內。"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幾位老臣麵露不悅,但李修然不為所動。
"怎麼說?"崇禎來了興趣。
"請陛下容臣細說,"李修然從袖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奏章,"臣想先從江南說起。"
李修然的聲音沉穩有力"去年夏天,江南發生了一件小事"
他講述了一個看似普通的稅收案例一個縣令如何通過改革征稅方式,既增加了收入,又減少了民怨。
"這隻是一個縣的變化,"李修然話鋒一轉,"如果推廣到全國"
他細致入微地分析著目前的困境稅收不足、軍餉空虛、吏治腐敗,層層剖析,直指問題核心。
正當滿朝官員以為這又是一個訴苦的奏章時,李修然話鋒突轉。
"但是陛下,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他取出第二份奏章,"這是臣在江南試行新政的具體成效。"
詳實的數據、具體的案例、真實的民間反饋,一一呈現。最重要的是,他展示了一個完整的改革方案。
"這這是真的?"崇禎有些難以置信。
"回陛下,千真萬確,"李修然鄭重道,"而且這隻是開始。如果能在全國推行新政"
他詳細解釋了改革方案,包括吏治整頓、軍製改革、商業發展等各個方麵。
"你說得都很好,"崇禎沉思片刻,"但朕更關心的是,這些改革如何保證能成功推行?"
這正是李修然等待的問題。他從袖中取出第三份奏章"請陛下看,這是臣擬定的具體實施步驟"
他詳細解釋了如何應對各種阻力,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確保改革平穩推進。
殿內的氣氛漸漸凝重。一些老臣麵露不悅,顯然意識到這些改革會動搖他們的利益。但李修然早有準備。
"陛下,"李修然突然單膝跪地,"臣知道這些改革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但為了大明的未來,臣願意以性命擔保。"
崇禎注視著李修然,看到了他眼中的堅定。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崇禎坐回龍椅,語氣緩和了許多。
接下來的時間裡,李修然詳細闡述了改革方案的每個細節,以及可能遇到的阻力和解決方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事重大,"崇禎沉思良久,"朕需要時間考慮。"
"陛下,"李修然抬頭,"時間,恐怕是我們最缺的東西。滿清已經"
他遞上最後一份密報,是關於滿清近期軍事調動的詳細情報。
崇禎仔細閱讀著密報,臉色越發凝重。
"你說得對,"最終,他抬起頭,"朕準了。不過"
"臣明白,"李修然說,"改革必須穩妥進行,循序漸進。臣已經準備了詳細的實施計劃。"
"陛下,"他突然拿出第四份奏章,"這是臣近日發現的一些隱患"
這份奏章記錄了某些大臣與滿清暗中勾結的證據。雖然沒有點名,但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
崇禎的手微微發抖"這些都是確鑿的?"
"但是陛下,"李修然語氣一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崇禎的表情越發嚴肅。他在龍椅上端坐,目光在群臣間掃過。
"你這改革,要多久見效?"
"回陛下,"李修然胸有成竹,"一年之內,可見小效;三年之內,可見大效。"
"如何保證?"
"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李修然擲地有聲。
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的決定。
良久,崇禎開口"此事重大,需要仔細考慮。李卿家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群臣退去,殿內隻剩君臣二人。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崇禎的語氣變得柔和,"不要有所顧忌。"
紫禁城,乾清宮。
陽光透過窗欞,在龍椅前灑下一片金色光暈。
"陛下可還記得太祖高皇帝時期的一件事"李修然斟酌著開口,目光謹慎地觀察著年輕天子的表情。
崇禎微微傾身"說說看。"
"是洪武二年,太祖為平定陳友諒,曾遇一危急局麵"
李修然娓娓道來,聲音不疾不徐
"當時朝中大臣分為兩派,
一派主張速戰,
一派主張持重,
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而太祖最終的抉擇是"
李修然停頓片刻,見崇禎神色專注,繼續道
"不偏不倚,采兩派之長,
既保持軍事壓力,
又留有談判餘地。
最終既安定了江南,
又保全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