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淼的原生世界中,大麵積黑毛痣用普通痣常用的激光或者冷凍方法往往不能徹底去除,而且也容易出現疤痕。
尤其是麵部的、耳後的黑毛痣和正在增長的,一般用手術切除的方法。
為了不留下明顯的疤痕,多采用擴張器植皮手術。
所謂擴張器植皮手術就是指先在黑毛痣鄰近的正常皮膚下植入一個擴張器,定期注入生理鹽水達到擴張皮膚的目的。
在皮膚夠用之後,將黑毛痣完整切除,將擴張出的正常皮膚推至切除部位。
手術後13個月,疤痕就極不明顯,通常一年以後疤痕幾乎不可見。
這是治療大麵積黑毛痣最安全的方法。
這種方法,尤其是出現在麵部的黑毛痣治療時,會有一個又一個巨大的鼓包,為了撐起皮膚有些駭人。
但是正常治療時,病人頭部應該不會反光,因為裡麵注射的是正常的生理鹽水,在皮膚下應該隻是有些明顯的凸起。
可是吳有娣的頭部不僅凸起,凸起的部分很薄很透,甚至有些反光,更像是身體的細胞滲出液,通俗點說更像是膿包。
等她看完鏡子裡的麵貌思索時,後知後覺的發現頭頂開始刺痛起來。
用手摸發現,剛才鏡子裡凸起的頭頂,自己的頭上相同部位也凸起來了幾個大包,手上也出現了經常輸液留下的紮傷。
她在剛穿過來,摸自己臉上有沒有戴眼鏡的時候還沒有在頭上摸到包,也沒有在手上看到有針紮留下的傷。
看來這個不讓看到自己外貌的設定可能也是在變相的保護玩家,既是線索也是危險。
在玩家通過鏡子見到了“我”的麵貌後,這個劇烈的頭痛就變成了減益加成。
估計正常的流程應該會是在完成第二個任務的時候在家找到一枚鏡子,發現“我”的樣貌。
到時候任務應該已經接近尾聲,這些減益加成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可以給出線索,完善玩家的判斷。
主要目的是讓玩家結合當時的線索,推測出更多的東西。
但是係統估計也沒想到有漏洞,會有人讓機器人把循環係統的空調開大風,導致眼睛本就乾澀的女士眼睛更加不舒服。
最終隱形眼鏡盒被取出,然後讓張淼抓住機會看到了“自己”的樣貌。
估計係統也是第一次見到自己給自己上難度的選手。
張淼表麵淡定地將隱形眼鏡盒扣好,遞給戴隱形眼鏡的女士,並向她連連道謝。
戴隱形眼鏡的女士擺擺手,表示不用這樣,並祝張淼早日康複。
張淼在心裡想,這個吳有娣估計是康複不了了,腦袋這麼重要的器官,皮下有這麼多膿液大概率是已經細菌感染了。
並且她還在實驗中學接受過實驗,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實驗所導致的。
先不說沒有時間可以去醫院,就算去醫院處理也來不及了,可能生命就剩幾天了。
張淼想起自己口袋裡的小藥瓶,難道藥是抗生素,是抑製細菌感染的藥物。
吳有娣估計也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多久了,會按時吃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