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營地這邊幾百號人,沒有一個人抱怨,反而是情緒激動地從床上爬了起來,討論著今天去團部那邊能夠換到多少物資。
當李傑跟著眾人來到食堂後,就發現老班長,已經是蒸了很多的窩窩頭。
在營地這邊待了有段時間了,李傑雖然不知道,這老班長的名字叫什麼,但發現這裡所有人都對他十分的恭敬。
無論是普通的知青還是王啟明他們這樣的戰士,對炊事班老班長都非常的恭敬。
因為老班長,不僅資曆夠老,而且還有很多生活經驗,尤其是在開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他基本都經曆過。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更何況像老班長這樣革命年代經曆過血與火的洗禮,現在依舊身子骨硬朗的老同誌。
“老班長,今天早上怎麼做這麼多的飯啊?”
這段時間李傑和老班長的關係混的也比較熟了,所以就和王啟明他們一樣,跟著喊老班長。
“吃飽了有力氣乾活,而且今天這麼些魚送過去,一個兩人,肯定不行,要多去幾個人。”
“咱們營地這邊的牛不多,金貴的很,牛車隻有那麼幾輛,不可能全部派去送魚。”
“所以除了兩輛牛車之外,剩下的魚,就讓人扛過去。”
“今天天氣比較好,但是團部離咱們這裡也有幾十裡路呢,不吃飽怎麼有力氣走路?”
“飯我就多做了一點,剩下的,就當中午飯了!”
聽到老班長的解釋之後,李傑點了點頭。
“老班長還是你考慮的周全!”
雖然老班長考慮的很是周全,但李傑心中也感覺到有些無奈。
營地這邊,其實是有兩輛可以啟動的卡車,但是燃料有限,需要用在刀刃上。
每次營地這邊的卡車前往團部或者是更遠一點的師部運送物資,也會附帶一部分燃料,但是剩餘的可不多,隻能是省著點用。
所以今天,為了將營地這邊,最近兩天捕獲的兩千斤魚送到團部那邊。
除了兩輛牛車之外,需要有人用背簍,背上一些運過去,確實是非常的辛苦。
主要還是因為營地這邊的運輸牲畜不夠多,再加上兩輛牛車非常的簡陋。
隻能是將背簍放上去,也沒有很好的容器可以裝魚,不然根本不需要這麼麻煩。
吃飯的時候,王啟明也給眾人簡單的說了幾句。
兩輛牛車,隻能裝載一千六百斤左右的魚,剩下的四百來斤需要十個人背著。
王啟明的想法是,讓各連隊的正副連長中出來一名,這樣的話,人數就夠了。
但是這些知青們也很想為集體做貢獻,紛紛踴躍報名。
還有一部分人想著去團部那邊買點東西,順便看看,有沒有家鄉寄來的信。
見到這些知青們,如此踴躍的報名,王啟明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最後選出十名知青,負責帶隊的則是他和孫鵬。
因為李傑有馬,所以主動承擔為眾人攜帶乾糧的重任,邱明傑也跟著報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