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朱元璋的期待中度過,很快就來到了飯點前的日跌時分。
也就在他們剛安排好晚飯之時,被派往鳳陽縣查案的兩名親軍護衛,就來到了這家,他們事先約定好的客棧。
很快,他們就在毛驤的帶領下,來到了朱元璋和馬皇後所住的客房。
“拜見陛下!”
“拜見皇後娘娘!”
還不等二人單膝跪下去,朱元璋就開口道“在外麵彆講這些虛禮,都起來說話。”
二人起身的同時,還不忘說一句‘謝陛下’。
他們都是能從普通軍士混到親軍都尉府,再混成近衛親軍的人。
他們自然知道皇帝的話,到底應該怎麼聽。
皇帝說在外麵彆講這些虛禮,其實就是‘在這沒有外人存在的外麵,彆講這些虛禮試試看’!
皇帝說都起來說話,其實就是‘都起來說話還不道謝試試看’!
當然了,皇帝絕對不會承認他是這種人,但天底下所有的皇帝,又都是這樣的人。
尤其是他朱元璋,在他們看來,更是這種人的典型代表。
其實,他們都誤會了朱元璋。
最起碼,他們肯定是誤會了現在的朱元璋!
現在的朱元璋,是真的不想去計較這些細節,哪怕他們真的不講這些虛禮,直接就開始彙報,朱元璋也絕對不會怪罪他們。
甚至,他還會誇他們懂事!
朱元璋隻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之後,就直接開口問道“快說說看,你們都查到了些什麼?”
二人隻是對視一眼,就有一名口才稍弱的親軍護衛退後一步。
緊接著,朱元璋和馬皇後的目光,就直接落在了這名看起來就相對機靈的親軍護衛身上。
“敢問陛下,是要臣簡要說明還是往細了說?”
這名親軍護衛話音剛落,朱元璋和馬皇後就同時開了口。
朱元璋為了和他家妹子說辭統一,就直接開口道“往細了說。”
與此同時,馬皇後為了照顧她家重八的心思,也直接開口道“簡要說明。”
二人突然的反轉,看得他們側後方的毛驤直皺眉,也看得這名負責彙報的親軍護衛一臉的為難。
馬皇後見這年輕小夥子如此為難,也隻是溫和一笑道“肯定聽陛下的,往細了說呀!”
朱元璋在聽到馬皇後這話之後,也隻是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他的歎氣聲很小,可他的‘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之感’,卻非常的明顯。
這名負責彙報的親軍護衛,自然看不懂他們夫妻二人的‘暗鬥’,他隻能是遵命行事。
隨著他事無巨細的往細了說,朱元璋和馬皇後二人也和上午一樣,漸漸的就有了身臨其境之感。
時間回到十天前的清晨,
這兩名負責調查‘說鳳陽,道鳳陽’之歌的真實性的親軍護衛,來到了位於淮河以南的臨淮縣城門口。
而這臨淮縣的太平、清洛、廣德、永豐四鄉,就是明年年初就要設立的,鳳陽府的府治縣‘鳳陽縣’。
他們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這座有著‘帝王之鄉’之稱的中都皇城,緩緩的打開城門。
這裡的城牆很新,城門也很新,而且規格還不輸應天皇城。
在這城門還沒有完全開啟之時,他們隻覺得這城裡一定繁華無比。
就算比不上現在的應天帝都,比不上有著‘盛世小長安’之稱的大同縣,也該差不了多少才是。
畢竟就這門麵來看,真就是比起應天府的門麵,也不遑多讓。
他們看著這巍峨大氣的門麵,再回想大同縣那猶如農家土牆的門麵,隻覺得這就是活生生的‘雲泥之彆’!
當然了,大同縣的城牆,也隻是外麵看著猶如農家土牆而已。
他們一想到大同縣城牆的裡麵,真就是連一句‘希望這中都城牆的裡麵,比大同城牆的裡麵還好’都不敢說。
原因無他,
隻因為就大同城牆那特殊的建造方式來說,真就可以說是用錢砸出來的‘固若金湯’!
“隻希望,這城牆的裡麵,能和應天皇城差不多吧!”
“應該是差不多的,畢竟門麵看著也差不多。”
二人話音一落,就牽著馬往城裡而去。
可他們剛走進城,就被眼前的這一幕所震撼到了。
他們隻覺得這有著‘中都皇城’和‘帝王之鄉’的臨淮縣,走的是一條和大同縣恰恰相反的發展之路。
大同縣走的發展之路,可以用一句‘外差裡好,烏龜有肉在肚子裡’來形容。
可這臨淮縣走的發展之路,卻可以用一句‘外好裡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來形容。
他們的眼裡,這肉眼可見的城牆,和站在大道上隨處可見的房屋,還是很像那麼回事的。
可這些走在路上的百姓,卻一個個陰沉著臉不說,還衣著相對破舊。
他們知道,自從洪武二年開始,朱元璋就一直在花大價錢,想要把他的家鄉,營建為大明的‘中都’。
也正因如此,這裡才有了‘帝王之鄉’和‘中都皇城’的稱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朱元璋一直覺得他的這項決策不錯,就憑他營建‘中都皇城’這一個耗時日久,耗資巨大的項目,就足以讓所有的家鄉父老受益。
為工為匠者,可以賺錢!
磚瓦材料供應者,可以賺錢!
不僅如此,就憑他的這一舉措,也必定能吸引諸多商旅前往!
朱元璋雖然不喜歡商人,也致力於打壓商人,但他也承認商人在物資流通和城池建設等方麵的積極作用!
不僅朱元璋如此認為,就連他們這些皇家親衛,也覺得他朱元璋一直在想辦法,讓他的家鄉父老可以沾上他的光。
當然了,他們也都認為朱元璋對臨淮縣頒布的一係列舉措,都能有效的讓他的家鄉父老沾上他朱元璋的光。
可就他們目前看到的來說,還真就不一定是這麼回事。
這名口才稍好的親軍護衛,隨便攔下一名衣有補丁的老者,就先是深施一禮。
“老人家,你們怎麼都悶悶不樂的?”
“當朝陛下心係家鄉父老,又是給你們鑄造皇城,又是給你們修路修橋,又是給你們分土分田的。”
“你們一個個的還悶悶不樂,似有不滿,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