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自然》雜誌封麵,現在又是去年在燕京仔細打磨了大半年的論文們被計算機視覺第一會議全部收錄。
孟繁岐幾天的時間內瞬間從零論文錄用的學界新人,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接近十篇頂會頂刊論文的超級新星。
“雖然我們人工智能領域不是那麼看中發表,更加看中代碼但中論文爽還是挺爽的”
孟繁岐的這些上佳之作,實際上並不需要任何會議和期刊收錄來證明這些技術的價值。
從去年十月千分類競賽放榜,到現在也有接近半年了,孟繁岐雖然聲名大燥,可原則上還是零論文。
隻不過他開源的方式太硬,詳儘和論文和全部的代碼都放了出來,因而眾人早已認可了他的地位和實力。
學術會議其實已經比正規期刊要快很多了,從投稿到確定錄用四個多月,再等到會議開始,最多半年出頭。
可在人工智能領域還是嫌太慢,試想,若是孟繁岐等到今年論文發表,再去與人合作研究,這就慢了彆人多少了?
再看另一項指標,孟繁岐十二月公布預印本和代碼,到現在三個多月。
截止此時,這八九篇論文的總引用數就已經達到了數百,而且累加的速度還在持續變快,很快就會突破千次。
到cvpr大會開辦的時候,估計會超過兩千次引用,預計到14年底,很可能超過七八千。
由此可見,人工智能這個計算機的新領域實在更新迭代太快,投遞期刊實在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好兄弟,論文發這麼多,稍微勻一下呀”
唐璜在一旁看著孟繁岐一篇篇打印自己的論文集,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
這裡麵隨便扯出半篇來,都夠他讀個碩士畢業了,拿出一篇,找個鬆一點的國家讀個一般的博士出來都綽綽有餘。
“你要真有心想研究,以後有的是點子給你,就怕你到時候不願意讀了。”
孟繁岐知道唐璜不是什麼搞科研的料子,做點工程、調調參數煉一下丹還行,搞學術,他沒那個性子。
等過段時間讓他出去做點小項目,自己有了點人工智能技術的變現能力,保證他能把搞學術拿學位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說白了,真心讀碩博,醉心研究的人是少數。
更多的人是像前世孟繁岐那樣,也沒搞清楚該乾嘛,也沒找到好工作。一琢磨,要麼先考個研吧,提升一下自己,實際上哼哧哼哧給導師乾了幾年活。
最後乾了個跟本專業沒啥關係的工作。
其實有那功夫,還不如考公算了。
為什麼矽穀大佬們有那麼多輟學生,很多甚至本科都讀不完?
就是因為他們真的找到了自己的事業,在那種情況下,就連大一的課程再多學一秒鐘都是多餘的,就更彆提碩博了。
“感覺這裡麵的東西門道還是挺多的,我們可以去聽聽yc孵化器山姆的課。”
孟繁岐想起前幾天克林頓的那次會談,在場的所有矽穀大佬全是斯坦福輟學生,本碩博階段輟學的全有。
山姆臨走的時候介紹了自己一門他和yc其他創始人在斯坦福開辦的創業課,孟繁岐覺得的確有必要聽一聽。
“那你最近不去公司上班了?”
唐璜知道孟繁岐這份工作收入相當不菲,沒想到他竟然如此隨意。
“我們看得是技術成果,我早就超額完成了。而且最近記者太多,我被堵煩了,避避風頭。”
這幾天和孟繁岐有關的熱點確實太多了一些,千萬賭局、霍爾姆斯深陷醜聞、阿爾法圍棋登頂自然、現在又是一人獨攬七八篇頂會。
不管是電視節目,獨家采訪,發布會,還是乾脆路上就直接被記者逮住抓著問,他都已經經曆了兩三輪了。
實在太耽誤時間,也太耗費精力了。
次日,孟繁岐和唐璜輕裝上陣,時隔大半年再次變成了普通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