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力克大汗和三娘子都是身經百戰的人物,進入破虜堡第一件事,就是沿途偷偷觀察破虜堡的防禦措施,並在心底暗暗評估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攻進破虜堡,當看到這座大城堡的時候,兩個人已經有了答案,最少需要十萬人長期圍困。要想強攻破虜堡非得四十萬人以上不可。
兩人慢慢走在磚石路麵上,朝著大城堡走去,走到四座居民樓的時候他們發出了和胡太監一樣的困惑,這是什麼建築,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琉璃?
不過扯力克大汗和三娘子兩人都怕露了怯,也不敢問琪琪格。
隨著兩個人越來越靠近大城堡,兩個人的震撼越大,畢竟遠處還無法感覺到大城堡的高大,到了跟前,感覺整個城堡簡直就是一座山。
遠處水晶宮也在太陽下閃閃發光。
讓扯力克大汗和三娘子有種根本不在凡間的感覺。
兩個人在剛剛見到琪琪格的時候,還在為用什麼禮儀拜見王鼎而糾結。
現在不用糾結了,準備直接按照拜見大喇嘛的禮節。
當扯力克大汗和三娘子進入大城堡的大廳的時候,都更為震撼,一般這樣的建築內部都非常陰暗,(可以參照故宮太和殿。)所以都是短進深。
結果他們兩人進入城堡大門才發現,他們距離王鼎的王座至少還有二十米的距離,整座大廳,都被不知名的明珠照亮。
王鼎的身上更亮,幾乎就像是在發光。(陳潔在王鼎周圍加了很多補光燈,都朝著王鼎方向,弄得王鼎眼睛都睜不開了,根本看不清遠處的情景。)
王鼎穿著那件白底藍紋繡金花的禮服,坐在一座全是由長劍鑄成的椅子上,王鼎身後的長劍如同孔雀開屏,足足有三層。全部閃著銀光。
這都是是扯力克大汗和三娘子從未見過的景象。
整體效果太好了,扯力克大汗和三娘子本來準備對王鼎行鞠躬禮,結果到了跟前,扯力克大汗直接就給王鼎跪下了,三娘子也隻好跪下跟著扯力克向王鼎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陳潔一直使用攝影機,記錄著整個場景,
趙大強更是激動壞了,忙前忙後這頓拍照,各個角度拍,無死角的拍。
王鼎當時其實被燈光晃得根本看不見人,趕緊打手勢讓陳潔關了補光燈。
結果等到兩人都叩拜完了,王鼎眼睛才勉強看見兩人。
王鼎趕緊說“大汗、可敦請起!”
又衝周圍人說“為大汗可敦賜座。”
侍從們趕緊給兩位大人物搬來了椅子,讓二人坐在王鼎寶座的台階之下。實際上在這種正式場合,雙方根本說不了什麼話,都是些外交辭令。互相寒暄。
主要內容是扯力克大汗說的非常客氣,近期有大量牧奴(對,對蒙古人來說那些牧民都是些牧奴,屬於人地割界的一部分,屬於草原貴族的私產)潛逃。
神(王鼎)給予了他們收留,但是那些都是草原貴族們的私產,請求神給予返還。
王鼎則是說,那些草原領主已經信奉了魔鬼(喇嘛),讓草原牧民民不聊生,要求扯力克大汗清除魔鬼,重還草原一片清明。
其實這個根本是不可能的,蒙古草原一直是分封製,如果沒有喇嘛廟,那麼兩三代之後,那些所謂草原貴族,可能手下也就是幾十個牧民了,就是個小農場主罷了。
喇嘛廟之所以在蒙古草原大量存在,就是草原貴族們為了給失去繼承權的小兒子們一個出路。怎麼可能說不要就不要了?
而且大部分黃金家族成員都是信奉喇嘛教的,畢竟這一代達賴喇嘛是黃金家族的成員。
實際上就算扯力克大汗和三娘子想要改信新聖教也是不行的,因為在東邊還有一個蒙古大汗,也就是察哈爾部的徹辰汗。
如果二人改信新聖教,那麼徹辰汗必然以此為由頭,再次挑起蒙古的內戰。
十五世紀蒙古草原上黃金家族幾乎被各個權臣殺光,這個時候黃金家族出現了一個猛人,達延汗。
達延汗本名孛兒隻斤·巴圖孟克(1474年—1517年),是巴彥蒙克濟農之子。
成化十二年(1476),在蒙古內訌中,他父親兵敗喪命,他母親錫吉爾被權臣亦思馬因掠走為妻,達延汗本人成為遺孤,先後被巴該、特穆爾哈達克等人收養。
成化十五年1479,滿都魯可汗去世,卻沒有留下子嗣,年幼的達延汗(一說四歲一說七歲)被滿都魯的側室滿都海哈屯(當時比達延汗大二十五歲)找回。
當年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被也先等權臣幾乎殺了個精光。
滿都海當時在草原上實力最強,但是當時草原上群雄並起,滿都海雄圖大略,但是缺少一個名分。
按照成吉思汗的規矩隻有黃金家族成員才能稱汗,所以滿都海最後選擇了年幼的達延汗繼承汗位。
成化十六年1480,幼年的達延汗與滿都海哈屯成婚,在其扶助下,繼承汗位,稱大元可汗,也翻譯作達延汗,達延是音譯,原意有普天之下的意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因達延汗年幼,被明朝稱為小王子。
達延汗幼年時期就被滿都海裝在皮囊裡,跟隨滿都海,率兵征服瓦剌,迫其西遷,解除西部威脅。成年後,著重打擊擅政的異姓權臣。達延汗畢生致力於統一蒙古的事業。
至正德五年(1510),達延汗先後清除亦思馬因、火篩,大敗右翼割據勢力亦不剌、滿都賚阿固勒呼(阿爾禿廝)等,統一東蒙古各部,加強軍事組織,鞏固了汗位,把分散割據的大小領地歸入六萬戶,分左右翼,大汗自領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和兀良哈三萬戶,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封其一子為濟農,統率右翼鄂爾多斯、土默特和永謝布三萬戶,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
分封諸子為萬戶領主,作為大汗宗藩;取消東蒙古異姓封建主的領地,使其成為大汗和諸子的僚屬;罷太師、丞相職位,改變成吉思汗以來可汗、同姓台吉和異姓領主並立製度,結束了百年來異姓權臣專政、內訌和封建割據局麵。
達延汗十七歲正式與滿都海合帳。育有七子。
達延汗的本部一直都是察哈爾部(蒙語中央萬戶)。
但是後來達延汗死後左翼蒙古土默特部也出了一個猛人,也就是把嘉靖爺乾服了的俺答汗。
俺答汗本人是達延汗的孫子,但是他屬於沒有繼承權的小兒子。
但是俺答汗經過多年的征戰,實際上壓服了名義上的蒙古共主察哈爾部。
實際上就是俺答汗時期,整個蒙古就是東西兩汗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