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學堂原本是普通人家的居所,經過簡單的改造,便成了學子們求知的聖地。
儘管條件簡陋,牆壁斑駁,桌椅破舊,但這裡卻承載著附近所有無權無勢的學子們的夢想和希望。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破舊的窗戶,照進這間小小的學堂時,便會有學子陸續到來。
他們年齡各異,有的是幾歲的小兒,天真爛漫,對世界充滿好奇;有的是而立之年的中年男子,眼中閃爍著對功名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執著。
他們共同的目標是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這些學子中,王碩和劉子修便是其中兩位。
他們性格迥異,常常意見不合,時而爭執不休,時而暗中較勁。
學堂裡唯一的先生是一位年邁的儒士,他的白發如同他的學識一般深厚,但他的眼神依舊明亮,精神矍鑠。
他對待學問的執著和對待學生的耐心,贏得了所有學子的尊敬和愛戴。
儘管條件艱苦,先生總能用他那沙啞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將枯燥的經文講得生動有趣,使得學子們即使在炎炎夏日或寒冷冬日,也願意圍坐在他的腳邊,聆聽他的教誨,感受知識的力量。
這間小小的學堂,雖然簡陋,卻成為了朱雀街附近學子們心靈的港灣。
在這裡,他們不僅為考取功名而努力,更為了自己的夢想和未來而奮鬥。
他們知道,外麵的世界充滿了不確定和挑戰,但在這間簡陋的學堂裡,他們找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每當夜幕降臨,他們帶著滿腔的熱血和對未來的憧憬,離開學堂,回到各自簡樸的家中,心中卻充滿了對明天的期待。
翌日,整個王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
清晨的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精致的家具上,整個府邸彌漫著一種喜慶的氣息。
家中的仆人們臉上都掛著笑容,他們私下裡竊竊私語,討論著王家即將迎來的輝煌時刻。
他們每個人都認為,王家是到了該翻身的時候了。
經過多年的沉寂,王家終於迎來了轉機,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期待和興奮。
王碩一大早就帶著一個小廝去學堂了。
他身著一襲青色長衫,頭戴黑色儒巾,步伐輕快,顯得精神抖擻。
小廝緊隨其後,手裡捧著幾卷書卷和文房四寶,顯得十分恭敬。
王碩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和從容,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家族的希望,這次秋闈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整個學堂參加秋闈的有四個人。
為了讓人安靜讀書準備考試,學堂的負責人單獨給四人準備了一間書房。
這間書房寬敞明亮,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各類經史子集,書桌上擺放著筆墨紙硯,一派書香氣息。
王碩到的時候其他三人均已經在了。
他們各自坐在書桌前,或埋頭苦讀,或沉思默想,整個房間充滿了緊張而有序的氣氛。
其中有一個就是劉子修,此時他手中拿著一本書,看見王碩進來後翻了一個白眼。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屑和挑釁,似乎在無聲地表達著對王碩的不滿。
後者當然看見了他的樣子。
隻不過王碩現在心情很好,並不想和他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