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活也因為馴馬而增添了幾分色彩。
連續幾天,整個馬廄外圍滿了來看熱鬨的族人,對於冬季生活枯燥又無聊的族人們來說,在工作學習之餘看一看這些馴馬的場景,看那些平日裡年輕氣盛的族人們一個個地狼狽模樣,這可比悶在房間裡睡覺有意思多了。
部落帶回來的101novel.com0多匹野馬,適合騎乘的就有一半,剩下的50多匹是小馬駒,目前還不能騎乘,但也是可以給那些半大的孩子們準備,這些天可以讓他們來喂,增進感情。還有一些馬,雖然不能騎乘,但也可以用來耕地或者拉車。
反正在部落裡,即便是一根木棍、一條煤條都有它的用處,不用擔心被埋沒。
持續5天高強度的馴馬,讓張洪感覺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每次馴馬的時候,他都得在旁邊控製著馬,時刻注意著,防止馬匹或者騎手受傷。這讓他兩隻手上,布滿了被韁繩勒破皮的裂口,幸好其他族人也逐漸知道了怎樣馴服它們,不然張洪會更崩潰。
好在成效顯著,第一批能夠駕馭的,已經可以翻身上馬低速前進,這些馬也順從地聽這些族人的話。
要不是外麵都是茫茫大雪,族人們老早就騎著馬往遠方狂奔了。張洪隨後又跟熊巫製定了馬匹的使用照料要求,這些馴服好馬匹的騎手們,都要輪流來給這些馬喂草料、擦洗身體,還要多跟它們交流,彆管它們聽不聽的懂,張洪認為這是跟它們處好關係的一個方法。
等到春耕之後,張洪會帶著人再去北邊的地方,看一看能不能抓到更多的野馬回來。熊雨熊欣等貿易隊的成員對此雙手讚成,經常跑“貿易”的他們知道,馬匹的速度代替驢子,能讓部落間的交流速度更加快速,能夠運送的東西也多,而這些牛,就能安心地用於耕種,把周圍一些能夠利用的田地儘快地開墾出來。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有了這些馬匹的加入,部落的活動範圍就能擴大很多,就可以去更遠的地方,探索更大的區域,就像有戰爭迷霧的遊戲,多開視野。
在馴馬的同時,張洪還讓人準備了兩個重要的工具,可能很不起眼,而且結構也很簡單,但產生的價值,卻是影響深遠的。
要想在馬背上騎的更穩,馬身上需要有兩個重要的裝具,這就是張洪準備訓練大家的騎術時,能夠在馬背上射箭或者拿長矛刺擊的裝具馬鞍和馬鐙。
華夏最早的馬鞍應該早於秦朝,在兵馬俑坑中可以看到,陶馬的背上已經配備了馬鞍,一個方形的墊子,裡麵有一些填充物。
馬鞍的舒適性讓張洪深有體會,騎在馬上,要是沒有東西墊著,臀部就得跟馬背上的脊梁骨反複撞擊和摩擦,彆說騎上一天了,走上幾步都會難受的不得了。
在馴服紫風後,張洪連夜用獸皮和麻布縫了一個墊子,做成了一個兩頭稍高,中間略低的形狀,跟後世的馬鞍很像。雖然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馬鞍,但對他“嬌嫩”屁屁起到的保護卻是實打實的。
在野外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的條件,隻能先湊合一下。而後世的馬鞍,則基本上是以硬皮或者木頭做成的,與馬背接觸的地方也會用柔軟的材料給墊一下,防止磨破馬背。
回到部落裡,張洪第一時間便讓熊木這個陶器大工以及木匠祖師,帶領著木工們,根據馬匹背部的寬度設計了幾種不同規格的馬鞍——高橋馬鞍,這個大約出現在東漢時期,馬鞍前後突起,將騎兵的腰臀前後夾住,阻止騎兵身體的前後滑動。在沒有高橋馬鞍的時候,騎兵很難保持縱向的平衡,馬低頭急刹車,騎兵就容易向前落馬;馬揚起前蹄,騎兵就會往後落馬。
有了高橋馬鞍之後,腰臀有了依靠,雙手也就解放了出來,但雙腿還是得緊緊地夾住馬背,防止左右側翻,掉下馬來。
這時候,起到解放雙腿雙腳的東西,就是馬鐙了,馬鐙的結構更加簡單,就是在馬鞍旁邊垂下兩根繩子,下麵綁著一個用木頭做成的三角形框架,在騎乘的時候,雙腳就可以蹬在上麵,有借力的地方,騎乘起來就十分方便。
雖然簡單,但起到的作用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顛覆性的。
人騎在沒有馬鐙的馬上,平地騎行尚可,而且還不能做劇烈的動作,像長矛、大刀之類的長兵器均無法使用,更彆說張洪心心念念的騎射了。
有了馬鞍馬鐙,雙手雙腳都被解放了出來,尤其是雙腳,因為有了借力點,能夠在馬背上做出更多的動作。這讓族人大範圍地適應騎乘有了可能。
當然現在一切隻是一個開始,部落裡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騎馬的。從馴化的過程來看,部落裡還有至少四分之一的族人,對馬匹很是恐懼,或者由於身體原因,無法進行騎乘。
這些人張洪也沒有要求,畢竟他不打算深入草原,當遊牧民族,現在有圍牆的保護,有周圍田地的產出,還有這麼多牲口的喂養,安全性和食物充足性要高上很多。遊牧民族能有啥,隻有這些牲口可以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並且有了驢車和牛車成功的經驗,馬車也隻需要稍加改造,也能很快地修出來。
等到後麵抓到更多的馬匹,張洪就把現在的驢車給改進一下,變成可以乘坐的馬車,馬的耐力和速度要比驢子高上很多,有了馬車,相信從最西邊的黑齒部落到最東邊的水部落,隻要道路暢通的情況下,一個小時就能跑上101novel.com公裡,3天就能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