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越來越不好走了,泥濘的道路、濕冷的天氣,張洪原計劃去遠方探索的行程,被春季連綿不斷的春雨給阻撓了。
雖然部落有蓑衣有帳篷,但行走在這種綿綿細雨、幾日不見陽光的潮濕環境裡,總歸是讓人渾身不舒服,情況嚴重點可能還會得病。在這個年代得病,基本上與踏入鬼門關沒有什麼區彆。
無奈之下,隻好指揮著部落的族人們燒磚。
好在雖然陰雨連綿,但溫度回升,放在磚窯旁邊草棚裡的磚坯,經過幾天的陰乾後,大部分也都能直接使用。況且現在部落又不是要修能用幾十年的建築,對於材料質量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大不了每過幾年就重新蓋,反正材料和人工總會有的。
部落圍牆裡麵,已經有幾座建築拔地而起,是先用於改善族人居住條件的集體房屋。
用這種新式青磚為主要材料建成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上下兩層,底層用青磚建造,牆體厚度為兩磚約45厘米,主要用於支撐上層建築物的重量、穩固建築;上層則采用一磚的厚度,約22厘米,隻要能擋住風雨即可,再配合上事先規劃好的門窗位置,這些嶄新的房屋主體結構就完成了。房屋整體寬6米,長度30米,分為上下兩層。
至於內部的房間布局,張洪采用了後世農村小學常用的布局,即在朝南的一側,一樓二樓都有一個走廊,走廊長度跟房屋的長度相同,走廊寬15米,二樓最靠外由一堵12米高的矮牆阻擋,防止族人掉下去,連廊北側,則是一個個房間。
這些房間大小跟以前的土坯房差不多,跟整體房屋的寬度相同都是寬5米,並且為了節約材料,北麵靠牆的一側,統一用磚塊、泥土、木板等搭成一排炕,炕寬18米,長度與房屋寬度相似,以現在族人的平均身高是足夠了。整座屋子裡麵,炕是連通的,冬天的時候,隻要將廚房、澡堂這些燃燒煤炭的地方,把連通的煙道給打開,熱量就會順著煙道通往各個房間裡。
離炕沿有個2米的位置,還有一堵木牆,用木板做成,側麵有一道小門,出了這個小門就是族人用來放置一些雜物、衣物的地方。出口處就是房間門,出去之後沿著走廊往西側走,就是一個樓梯,通過這個樓梯進行上下。
這樣的一座房屋,每層有房間6間,上下就是12間,每間房間長5米寬5米,除了北側是炕之外,剩下的空間可以讓族人們自己進行打造和裝飾——也沒什麼好裝飾的,無非就是一些野獸的牙齒、羽毛、漂亮的石頭等等,這些房間理論上每間可住46人,就算住滿6個人,顯的也很寬敞。
用這種規整統一的磚塊所搭建的建築,速度快、不容易出錯,再配合上提前拉好的垂線,建造好的牆體垂直、平整。
一樓與二樓通過一個樓梯連接,樓梯在室內,三十幾級101novel.com厘米高的台階,以“z”字形的方式,連同一層二層。
一層的頂部也就是二層的地麵,是用一些長長的鬆木作為框架,搭在一層建好的一些承重的柱子上,周圍再鋪上厚實的木板做成。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縫隙,還用草木灰和油脂、麻線拌成的混合物勾縫,防止二樓的水滴到一樓。
與原來的房子相比,這種建築的占地麵積相同,但能夠使用的空間幾乎要大上一倍,一樓二樓分隔開來的房間也充分考慮了族人的小家庭和單身狗的實際情況基本上每個房間都塞上46個人,不僅僅可以在這裡睡覺、休息,除了床鋪還是用磚砌成的炕,還用竹子、木板等做成了不少筐子,用來盛放族人們的衣服。
雖然現在部落還是“公有製”,族人的一切都是部落的,無論是食物、獸皮還是什麼東西,都統一歸部落、族長所有,由族長按照等級來分配。但這種情況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物資越來越豐富,逐步要讓族人們有“私產”的概念。
大鍋飯吃不了太久,這種原始的集體主義,總有一天會朝著“私有化”的方向發展,張洪看著首批抽到新房居住權的族人們喜笑顏開,默默地想著。
現階段,這種低下的生產力決定了,大家還是要抱團在一起,集中力量,先解決溫飽問題。
建好的房子裡外都用石灰水刷過一遍,乾淨潔白的牆麵,讓裡麵的光線也柔和了很多,夜晚點燈的時候,也更加明亮。
磚瓦不僅僅可以用來蓋房子,也可以用來乾點其他的事情,比如修一口水井。
前年冬天的時候,張洪就想著向下挖水井出來,不過當時工具不行,再加上門口不遠處就是小溪,用水也很方便,而且去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發明其他的東西,所以對於水井就沒有怎麼太放在心上。
但隨著圍牆裡生活的族人和牲口越來越多,門前的小溪取水就不方便了,不僅僅是距離遠用水量大,更關鍵的是上遊下遊都有不少田地,施肥後的田裡,隻要下雨,就會流一些臟水到小溪裡,很不衛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而且冬天的時候,小溪的邊緣結冰,中間雖然有流水在冰麵下流過,但取水很不安全,不止一次有族人踩破冰塊掉到小溪中,好在每次取水大家都知道危險,這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現在有了磚,挖井就方便多了。
圍牆裡麵適合挖井的地方不多,大部分空地周圍都是各種建築,挖井的話會有影響。
第一口井就挖在了廚房旁邊,因為每天做飯燒水的需要,這裡的用水量很大,廚房外放著十幾口大缸,每天都需要有族人一大早去挑水裝滿,否則會耽誤做飯。
挖水井在這個時代,應該算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