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如此篤定,明日必勝,若是敗了,又當如何?”
諸葛瑾語氣中稍帶一絲質疑和擔憂。這位未來的吳國輔國重臣好奇眼前娃娃為何言之鑿鑿,胸有成竹。
馬秉微微一笑,回道
“子瑜伯伯焉不知哀兵必勝之理?若我等皆回不到川蜀,再見不到家人,豈會不死戰到底呢?”
諸葛瑾搖搖頭,仍是不信,斷言道
“你等決不可能僅憑三千之數破十倍之敵,你將此事告知於我,我隻需向主公勸諫加強防備即可,並未違背誓言。”
“不!子瑜伯伯歸營後必不會多言。”
馬秉心中篤定,眼前能培養出一代縱橫江東的權臣之父的長臉謀士,絕非鼠目寸光之人,況且孫劉聯合,利大於弊!
“哦?你為何如此肯定?”
諸葛瑾麵露微笑,將手中書信放在案上,望著眼前臉龐有些稚嫩的小子,讓他有點想念家中的小胖子了。
“因為當初赤壁之戰時,子瑜伯伯亦是倡導吳蜀聯合,此乃大計也。”
諸葛瑾沉思片刻,最終下定決心,他歎了口氣,隨即道
“賢侄,我敬蜀軍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勇,亦知哀兵必勝之理,但我仍不看好你們明日可以破陣。”
“既然你如此言之鑿鑿,那我便在吳軍大營敬候佳音了。”
“至於孫劉聯盟乃是先都督子敬所謀。子敬是我生平最為敬佩之人,因此我也非常樂意為兩家能夠繼續保持聯盟關係而努力。”
隨即諸葛瑾端起茶杯啜飲之後,長歎一口氣,又開口道
“也罷,此事我答應了!”
“我同意助你等歸川,這也算是給我那愚蠢的二弟的一份禮物吧。歸川後記得告訴他,欠我一情,日後當於國事上償還!”
馬秉聽後大喜,出席跪拜道
“多謝子瑜伯伯大恩!”
諸葛瑾看著眼前的小娃娃是越看越喜歡,隨後撚須一笑,道
“既然你稱我一聲伯伯,我沒有見麵禮給你似是不妥。我二弟如今仍未尋得合適的傳承人,小子,我願為你修書一封,拜他為師,你意如何?”
馬秉聽後非常意外,這張臉倒真是好用!
隨即他再次拜謝道
“子瑜伯伯,多謝美意,但我已有心向往之的師父!”
諸葛瑾眉目一挑,顯然沒料到自己弟弟“臥龍”名號也有被人壓下一頭的時候,心中暗自思忖道
如此好苗子,不知便宜誰作傳人?
當即笑著開口詢問道
“嗬嗬,不知你欲拜何人為師啊?”
一個意外的名字從馬秉口中蹦出
“孝直先生!”
法正,法正,一不守法,二不正行!
一位在士人之中名聲不佳的大才,善奇謀,深受劉皇叔所倚重,為人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東洲士的領頭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罷,我諸葛家並非缺少人傳承衣缽,諸葛瑾沒再開口去勸,那樣不美!
於是他話鋒一轉說道
“我入城時,我家主公囑咐我,要把周倉、王甫被俘一事相告雲長,此刻看來,若我告知君侯,明日戰場上出現的就不光是劉封、關平了吧。”
又感慨道
“此二人被我軍在麥城所擒,雖然他們一心求死,但我主並未應允,至今仍是階下之囚,由此看來雲長部下皆是忠義之士啊!”
諸葛瑾說完,目光轉向馬秉,眼神中透露一絲玩味。
“子瑜伯伯,多謝您提前告知,請務必不要在君侯麵前提及此事。”
馬秉欲哭無淚,此時彆無他法,隻得低頭認栽,為自己先前婉拒買單。
無論知不知法正將不久人世,隻要是個正常人都會毫不猶疑選擇拜師孔明吧。
但自己不正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