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之後,馬秉徑直走到剛才關平坐過的位置,沉默不語,而是靜靜盯了一會兒二爺那張麵紅似重棗的臉看了好一會兒。
劉封心中納悶不已,忍不住開口問道“馬秉,難道又有何變故?”
馬秉搖了搖頭,說道
“些許小事。”
接著,他道明原委
“我曾讀過一段時間《春秋》,但有其中許多地方不解,聽聞君侯一直研習《春秋》,此前一直沒有機會單獨請教君侯,所以希望今天能夠一償心願。”
二爺聽罷,沒有立刻回答,默默地拿起桌上茶杯,搖頭吹走杯中熱氣,雙目若有所思的瞟了馬秉一眼,並未作聲。
眾人見狀紛紛沉默,都沒有搭話,一時間,屋內陷入一段沉寂。
馬秉看著眾人的反應,不明所以,心中暗自嘀咕道
自己不就是找個借口,想要與關二爺獨處,勸言幾句,怎麼都不吱聲?
莫名其妙!
此時,關羽感受著手中茶杯溫度,剛好合適,端起茶杯,一飲而儘。
邦!
茶杯落桌,關羽開口,沉聲問道“賢侄是欲拜師否?”
二爺見馬秉如此表情,便誤會馬秉是欲挾恩圖報,拜自己為師。
關羽所讀《春秋》是儒家經典三傳之一——《左氏春秋傳》,二爺研習多年,又為政一方,無論是經濟、政治、軍事等等皆有所得,閒暇時又親自為其做注。
但此書除了親子關平,他至今還未傳授於任何人,就連次子關興也未曾讀過他所作的注解版本。
馬秉聽罷,一臉錯愕的望著關二爺,心中疑惑
我提拜師了嗎?
我啥時候提的?
所以二爺看我天賦異稟,想收我為徒?
就在馬秉一頭霧水的時候。
門外關平看到這一幕,心中一驚,立馬暗道一聲
壞了!
父親定是誤會了,
他知馬秉不過是尋一借口欲與父親獨處。
於是關平立馬入內,出言解圍
“父親,您誤會了,馬秉之前曾與我講過此事,不過是想要請教幾個問題罷了,孩兒那時一心都在戰事上,便以‘學藝不精’為由,讓他日後詢問父親。”
他對著馬秉佯做一臉歉意,繼續道
“賢弟,此我之過也,不過當世對此書了解之深,我父敢言第二,沒人敢言第一,你算問對人了!”
眾人皆鬆了口氣,由是劉封,一路相伴,他最為清楚,這個年幼的弟弟心智成熟,絕對不會做出此等不智之事。
二爺聽後,執拗勁兒又上來了,眼一橫,怒道
“怎麼?難道你不願做我徒弟?亦或是覺得做我的徒弟丟人嗎?”
……
馬秉此時愣住了,不知如何言語,隨後他眼神瞟向關平,暗道
二爺這麼叛逆嗎?
我隻聽說過年少叛逆,這是晚了幾十年啊!
哪有人強要求拜師的。
對麵關平眨眨眼,回道
我看你還是從了吧,除了大伯,我就沒見過能扭得過我爹的人。
還有,啥是叛逆?
……
蚌埠不住了,這怎麼還有強行收徒的。
有沒有人知道怎麼破局啊!
在線等!
挺急的!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