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日照當空,卻不抵十二月的寒意。
劉封見士卒們疲憊,當即下令命隊伍原地休整。
他自己則騎馬來到關羽的馬車外問好,言似關心,仔細聽來卻有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疏遠之意。
二人問候過後,便陷入了一陣靜寂。
這時,馬秉從馬車中出來透氣,打斷了二人的尷尬境地。
他朝著大公子施過一禮,便轉身離開,屁顛屁顛的跑去找大師兄。
馬秉對二爺與劉封之間尷尬的關係極為八卦。
雖然目前他們的表麵關係看似緩和,但馬秉隱隱察覺二人相處下來,仍似陌生人般,疏遠至極。
小半月的接觸,這二人給馬秉的感覺都是心胸極為豁達,皆非小肚雞腸的大丈夫。
難道僅僅因為劉封是勳貴後代,自家師父就看他不順眼?
沒道理啊!
劉皇叔收寇封為義子之時,寇氏明顯已是落魄。
兵荒馬亂的年代,這無兵權的勳貴之名,唬不得人,還不如一條雞腿來得實惠。
況且大公子就憑借【夾沙食肉】這一條就應該能夠賺足二爺的賞識。
這與二爺對待士卒、百姓的態度是一致的。
馬秉在士卒口中得知自家大師兄此時正在河邊往水囊中裝水。
於是他漫步到河邊,尋到關平後,開口問道
“大師兄……”
未待他問出口,關平揮手製止道
“彆,你叫我坦之大哥就好,大師兄什麼的太奇怪了!”
“……”
馬秉撓了撓頭。
四個字,太拗口。
他眼珠子一轉,開口道
“大哥,我有一疑問,為何師父與公子之間的關係如此緊張?”
關平聽後身體一頓,隨後將手中水囊塞好扔給馬秉。
馬秉沒料到會突然甩過來一個水囊,手忙腳亂的去接下。
這時關平走到河畔大青石之上坐下,思量片刻後,緩緩開口道
“他們二人隻是有些誤會罷了,子嚴秉性極好,我父親私下曾多次誇獎過他。”
“不過曾有一事,讓這他們的關係變得如此惡劣,但其實更多的原因是因建安十二年後……”
他隨即噤聲不語,話到此處已然明了。
建安十二年,公元101novel.com7年,劉皇叔依附劉表的第六個年頭,阿鬥此刻降生,一生無後的劉備在年近半百的日子前,終於迎來了親生兒子。
“唉!”
關平長歎一聲,其實他也希望二人能關係重回從前。
隻是不可能了,至少現在不可能!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曆朝曆代,實權將領與儲君相交甚好,是大忌!
隨後關平將二人關係轉惡的導火索向馬秉緩緩道來。
其實故事略顯俗套,就如馬秉後世常看的劇情一般。
劉封在荊州關羽手下掌軍時,一日休沐,他同年少夥伴野外遊玩之時,見趙累部下在鄉下征糧,同村中裡正收受賄賂,又對農民滿口汙言穢語。
劉封年少義氣,仗義執言,起了衝突,失手殺了人。
此事他認為不過是件小事兒,就隻報與關平,關平當下找到趙累解決。
哪知逃回去的士卒,找到趙累惡人先告狀。
趙累此人性子極為護短,輕信了部下之言,認為劉封找到關平是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路見不平”不過是說辭罷了。
若劉封真是問心無愧,何不親自找他講清楚。
當即趙累直接將此事稟報關羽,二爺一向愛兵如子,聽聞此事自然是大怒不已。。
無巧不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