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秉望了身旁父親一眼,隨後馬良點頭,於是他跟著關平再次回了殿內。
劉皇叔此時走下殿中,雙手左右輕拍著二位弟弟的肩膀,以示親昵。
他見侄兒關平拉著馬秉再次回到殿中,麵色略帶詫異,認為他是已經想好要何封賞,隻是剛剛在大殿之中,不便開口。
隨後劉備開口問道
“馬秉,你這回來是已想好要什麼賞賜了嗎?”
馬秉聞言,抬頭望了一眼身旁的高個子。
關平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正欲開口解釋。
這時一道悶雷之聲響起,原是張三爺再次搶了先,道
“哎呀,大哥!這娃娃算得上咱自家人!”
“自家人?”
劉備一聽,扭頭看向三弟,微微不解,問道
“何出此言呐?”
三爺指著殿下小娃娃,笑道
“大哥,這娃娃乃是我與二哥親傳弟子!既然是弟子,那不就是自家人了嗎?”
“哦?”
劉備隨即打趣道
“你張翼德也有收徒的時候?也不怕誤人子弟!”
三爺聞言不好意思地瞟了一下自家徒弟,隨後近前悄聲說道
“大哥,你這說的什麼話!我徒弟在呢,給我留點麵子。”
劉備笑嗬嗬的望著馬秉,心中卻對自己二弟收馬秉為徒起了興致。
他知道自己這個三弟雖然五十多歲,但童心依舊未泯,或許是找樂子罷了。
而自己這個二弟不同,做事穩重,絕不會輕易應允他人之事。
但一旦應允,言必信,行必果!
在他認知以來,雲長,從一識字尚少的義士,變成如今這般文武兼修,可以鎮守一方的主帥。
不易!
而且二弟秉性至純,自收下同樣忠勇的周倉為護衛後,自己就再沒聽過其有收任何人在身邊的傳聞。
怎麼這些個時日,反倒是收了個徒弟。
劉備想到此處,心中不免好奇,隨後問道
“二弟,我記得在荊州之時,軍中曾傳你讚揚過一年輕小校,後他欲拜你師,被你拒絕,這次為何……?”
關羽聞言朗聲大笑道
“哈哈哈,大哥,你有所不知,那小校與我這徒兒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更何況那人心術不正,我怎會瞧得上他。”
劉備旋即繼續問道
“二弟,如此說來,你這徒弟品性極好?”
“那是自然!性子堅韌,智勇雙全,愚弟羞愧,能解臨沮之圍,逃回成都,全賴此子之謀。依我看日後我這弟子長大,可以比肩孔明!”
二爺毫不吝嗇的肉麻誇讚自家弟子。
馬秉在殿下聽著二人對話,臉被羞臊得通紅。
劉備聞言,心中不由得一顫,二弟極少誇人,但將此子的未來比作孔明,是不是太過誇口。
隨即他滿眼質疑地說道
“二弟,這是否太過於誇讚此子了?孔明之才,可是世間罕有!”
身旁張三爺一臉正色,再次插言道
“大哥,二哥所言非虛,並非言過其實!”
劉備見張飛少有的正經,知其是對這個小娃娃上了心。
隨後他喚馬秉上前,帶著考教之意的口吻,問道
“馬秉,你這二位師父,把你誇得天花亂墜,說你日後定有孔明之才。”
馬秉聞言,叫苦不迭,我隻想當個混吃等死的富二代。
更何況槍打出頭鳥!
劉備在殿上踱步,沒有看到馬秉愁態,繼續說道
“現今荊州丟失,上庸三郡孤懸於外,陸路不通,難敵曹阿瞞;水路不暢,不比孫仲謀。你如何看待此事?”
說完,劉備眼神微微掃過二爺一眼,雖說兄弟情深,但丟了荊州,亦壞了他的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