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府書房,氣氛微妙。
眾人皆默默不語,靜靜地望向諸葛亮,等待著他的回答。
諸葛亮一聽法正之言,麵色明顯微怔。
隨後,他抬起持著羽扇的左手指向法正,在空中微點,側麵對馬良笑著說道
“哈哈哈,季常,你看孝直心中早已謀劃好我等如何北伐了……”
馬良立即察覺到諸葛亮語氣之中稍帶不滿。這時,他不再觀望二人商議北伐之事,親身下場說道
“二位大兄,所言皆有道理。依我之所見,孔明之言,是為了擔憂我軍出征進退形勢;而孝直之言,亦是勿要讓我等失了戰機。”
“因此,我等當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才是。”
馬良開口便是為諸葛亮找回臉麵,隨即又捧了法正計謀,可謂是兩邊都不得罪。
而法正則毫不在意諸葛亮言語之中的不滿之意,他暗下輕輕拍了拍徒弟後背。
馬秉回了神,麵帶不解之色地望向師父。隻見法正衝其眉目微挑,又努了努嘴,馬秉旋即明白自家三師父是何意思
這是讓自己去搞定自己的便宜老爹!
他心道此事當幫理,不幫親。
隨後,馬秉起身,對父親行禮,溫聲說道
“父親……”
馬良伸手虛擺了擺,回道“議政之時,並無父子!”
馬秉“……”
他聞言麵目一怔。
片刻過後,馬秉“擼起袖子”,笑著應下“是!”
隨後,馬秉清了清嗓子,向父親挑了挑眉,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地開口說道
“季常將軍……”
話音未落,眾人望著這“大逆不道”小娃娃在堂中大膽發言,皆是搖頭哈哈大笑。
馬良顯然也是沒有意識到大兒子會如此發言,抬手摸了摸鼻子,輕咳一下,以掩飾尷尬。
馬秉稍等房中安靜下來,繼續開口說道
“孔明舅父所言不無道理,雖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之理,但若事事謹小慎微,瞻前顧後,必將錯失良機。”
“上庸如今還握於我等之手,我師父之意乃是東和孫權,雖然先前荊州孫仲謀與曹魏暗通渠款。”
“然如今我等本就將糧草備齊,以軍馬相贈,重結於好,哪怕其人不發兵北伐,亦不會再失信義,偷襲我軍。”
馬秉言到此事,向馬良躬身行禮,道
“兒聽聞孫仲謀對父親極為尊重,故願請父親再次出使江東,陳情利害,此事必成矣!”
“這……”
馬良聞言心中猶豫,他瞥了一眼坐下的法正。
小老頭雙目微眯,一臉得意,仿佛在說
汝之長子,吾之親徒。
如今你馬季常該如何應對啊。
諸葛亮這時開口,為馬良解圍,笑著打趣道
“季常,我這外甥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不如你就從了他?”
“哼!”
馬良立馬佯怒道“荒唐!”
隨後,他一甩衣袖,坐回堂下。
諸葛亮並非不讚同出兵,隻是對於出兵的方略心中仍有計較,他倒是讚同馬良出使一事,旋即開口說道
“季常,無論我等北伐與否,你大抵都是要被主公派往江東以聯絡情感,我看此事你倒也推辭不得。”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