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提醒,本章有不少主觀觀點,目的是推動情節,與作者本人思想無關,作者為三好少年)
關於為什麼袁聞能進入學生會選拔的場所,其實這是蘇宿和袁聞的一個小計劃。
在蘇宿查看了學生會的邀請信後,他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點,邀請信上對邀請者的稱呼並沒有落到邀請者的姓名上,換言之如果隻從邀請信入手是根本無法確定邀請者究竟是誰的。
而正是這一點給了蘇宿一個全新的思路,在隱瞞自己是邀請者的同時又能在陰麵出手的好辦法。
首先是解決邀請者的身份,蘇宿需要的是一個合作者,而不是一個棋子,所以蘇宿看中了袁聞,袁聞身上有蘇宿最為欣賞的能力,即在事件之外解決事件的能力,而且袁聞低調行事的性格也很合蘇宿的胃口,所以蘇宿在和林悅遊樂園之行的那個夜晚找上了袁聞,在一番還算友好的交談中袁聞和蘇宿達成了共識,袁聞會拿著蘇宿的手機去參加學生會選拔。
然後是計劃的第二步,蘇宿會以f班第二股勢力即袁聞手下的身份開始在年級的陰麵進行活動,這一步既是將年級的風雲舞起,加大年級混亂的局麵,也是將袁聞推到年級對抗的正式舞台以來降低對自己的關注,雖然袁聞本人對這種將觀眾推到舞台的行為深惡痛絕就是了。
當這一係列計劃成功執行後最後的效果就會像是譚古一樣,錯誤的把袁聞當成f班的第二股勢力,從而忽略在暗處的蘇宿,當然完全的低調或許也能達到這種目的,但是這就和蘇宿希望通過掌控部分人的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相悖了,所以蘇宿依然需要一個代言人,林悅還達不到蘇宿的要求,所以蘇宿才進行了這個計劃。
讓我們目光回到會議室,林悅還處在袁聞突然到來的驚嚇中,袁聞隻好無奈的在她眼前揮了揮手,然後打了個響指,林悅這才回過神來,對袁聞低聲的說了一句“你怎麼才來,之前為什麼找你時不回應?”林悅倒是已經不糾結為什麼是袁聞了。
“那是因為那個時候還不是最好的公布時間,”袁聞環顧了四周,“如果在當時就公布了我的邀請者身份的話,今天f班可能就真的隻有你一個人。”說完,袁聞的目光移向了現場的某人。
林悅順著他的目光看到了站在一旁百無聊賴的龍冀,頓時就覺得袁聞的話充滿了道理。
正當林悅還想問一下其他的問題時,林滿餘拍了拍手,笑著打斷了現場的討論“好了,自由討論的時間結束了,現在由我來宣讀本次學生會選拔的規則。”頓時,現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的聽著。
“本次學生會選拔形式為自由辯論,”林滿餘說著揮了揮手,之前為袁聞開門的學生會乾事從後方拿出了舉分牌,分發給了現場的幾名學生會的成員,也包括了林滿餘,“你們現場十三人自由組隊分成兩組,由我現場出一個辯題,學生會的成員為你們的辯論打分,得分高的隊伍所有成員都能進入學生會,當然這裡是學生會的選拔也不是什麼專業的辯論比賽也不會有什麼太繁瑣的規則,開始階段雙方出三人進行第一輪辯論,一方的三個人全說完了再換一方,然後再進入自由辯論的時間,雙方可以在這個階段對對方的觀點進行攻擊,最後由評委進行打分。隨便說明一下,如果雙方的隊伍有一方沒有達到最低的三人的話,所有人都會被淘汰哦。”
說完了規則林滿餘沉思了一會,然後露出了一排大白牙,對在場的十二人說道“辯題就是這個世界上是否存在著公平,正方和反方等隊伍分好後再定。”
沒過多久雙方隊伍就已經準備就緒了,人多的一方是a班喬芸,蔣昊閒;b班周瀚;c班金鴻,陳涼荷;d班李汶軒,鄧易伊;e班楊新;f班林悅。共計九人;人少的一方是a班西澤爾;c班龍冀;e班謝樹;f班袁聞。共計四人。
林滿餘看著這懸殊的人數比,嘴角抽了抽,然後輕咳一聲,對麵前的人說道“人多的一方是正方,認為存在著公平;人少的一方是反方,認為不存在公平。再給十分鐘時間準備。”說完,林滿餘嘴角多了一抹笑容,他招呼著身邊學生會的同事們坐下,看起來似乎非常期待這場辯論。
時間流逝的很快,十分鐘轉眼就到了,林滿餘一臉吃瓜群眾的樣子對正方吆喝道“首先是正方的三位選手發言,決定好順序了嗎?”
正方很快便有三個人按順序出列,分彆是李汶軒,喬芸,林悅,應該說這個陣容並不出乎意料。
李汶軒第一個走到了林滿餘以及學生會成員們麵前,淺淺的鞠了半躬,然後便開始了他的發言
“各位評委們,我方的觀點是‘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公平’。
在正式開始之前有一個問題是值得大家深究的,什麼是公平?古往今來有無數人都試圖為公平做出一個準確的闡述,但其實公平是一個非常難以解釋的概念,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公平定義。在曆史上,由於不同的國家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它有著不同的內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經濟學家將公平與分配相聯係,律師則會直接想到法律概念,哲學家則是從思想的高度來定義這個概念。
‘公平’概念是對社會關係的一種度量,屬規範範疇。定義‘公平’邏輯上是一種價值陳述,其實質是一種價值選擇。
直到今天社會上對公平的定義依然圍繞著兩個範疇展開,‘機會平等’和‘價值平等’,但很顯然絕對的公平隻存在思想當中,現實當中不存在絕對的公平,我不會為了辯論而去扭曲這一點,現實的公平隻是評價者所確認的公平或者說統治者所認同的公平。
那既然如此我又為什麼說這個社會是存在公平的呢,因為‘機會平等’或‘結果平等’隻是兩種價值取向的公平定義,‘結果平等’是社會給予普通人的可能,從人的價值實現而言,‘機會平等’才是公平概念的真實內涵。
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中,處處存在著‘相對的公平’,而這些相對的公平正是我所說的‘機會平等’。
縱向對比,無論是高高在上的財閥,還是辛苦工作的普通人,他們本質上其實都是平等的賦予了獲得一切的權力,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財閥和普通人的是不一樣,看似平等的賦予了一切其實在其他地方卻產生了參差。
但這參差也是在‘機會平等’的條件下由他們獲得的,我曾看過一句話,寒窗苦讀幾十年憑什麼能贏過幾代人的拚搏。
再者,賦予我們的不僅是平等獲得一切的權力,更是平等失去一切的權力,法律則是社會層麵賦予平等失去一切權力的權威,當然法律同樣也是無法謀求絕對公平,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是相對的公平,是絕大多數社會公眾可以接受的價值取向。當法律無法實現這種公平時,必將引起社會的衝突,從而直接導致法律被修改或是價值標標準被重新確定,從而實現新的平衡。
橫向對比,‘機會公平’也不僅隻是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簡單社會中,‘機會公平’更是存在於更廣闊的自然,和無儘的曆史中。
無論是在社會上哪種地位的人,在自然麵前都是沒有所謂的特權,遙遠的時代,當人們還是以智人的身份生存時,自然平等的給予了所有生物生存和進化的機會,而現在自然依舊平等,在天災麵前,自然依然平等的給予所有人機會。
我知道到了這裡肯定會有人好奇,不是在討論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公平嗎,為什麼突然要說自然給予的公平了。
那是因為我們現在人類社會其實依然在尋找什麼是公平,剛剛我所說的公平那麼多的定義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公平是是絕大多數社會公眾可以接受的價值取向。
那麼說了這麼多,我們現在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這個世界是否存在著公平呢,相信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隻要這個世界上還存在不同的思想,那麼社會就會給予‘相對的公平’;隻要世界還存在著智慧生物,自然就會平等的給予一切。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隨著李汶軒的發言結束,場上陷入了莫名的安靜,每一個人心中都掀起了一場風暴,他們被李汶軒的發言給震撼到了。
林滿餘依然是波瀾不驚的樣子,沒有留太多時間給在場的人品味,他示意喬芸該發言了。
喬芸緩步上前,嘴上掛起了一抹淺淺的笑,“各位評委們,今天我方的觀點是‘世界上存在著公平’。
在開始之前請允許我向大家提一個問題——各位為什麼會來到這所學校?
各位一定會認為這是個非常愚蠢的問題,進入這所學校不就是為了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嗎,那什麼是更加美好的未來?就普遍理性而言,應當是穩定的工作,美滿的家庭,那我們為什麼要去追求這些呢?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幸福,那為什麼要讓自己和家人幸福呢?因為這是我們應儘的義務,也是我們所在意的品德,那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儘自己的義務和在意我們的品德呢?因為這是社會穩定的根基,那我們為什麼必須要讓社會穩定呢?因為這是人類延續的根本,但我們為什麼要讓人類延續呢?
我知道這時候肯定會有人說如果人類不延續那我們還這麼活下去,那麼我再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要活著?
每個人活著都是為了追求一些什麼,但你真的知道你在追求什麼嗎?換句話說,你真的知道我們生命的意義嗎?
有些人說活著是為了見證,有些人說活著是為了守護,也有人活著是為了享受,但這些都不是生命的意義,這是‘我們’賦予生命的意義。
而這正是我所說的這個世界所存在的公平。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加西西弗斯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國王,他甚至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最後,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儘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到了這裡,各位覺得西西弗斯他幸福嗎,眾神想通過剝奪希望的方式讓西西弗徹底放棄,但他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徒勞,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是否有意義,他清醒的推動著巨石,他藐視著一切的眾神的處罰。
西西弗的清醒是他痛苦和幸福的根源,他賦予自己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推動這塊巨石,而這份賦予生命的意義不是眾神給予的,是西西弗自己給予自己的,這是屬於他的,屬於人類的超越與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