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堯帝治理天下七十年。皇後名叫女皇,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丹朱。堯帝每次觀察他,覺得他不足以繼承天下。常常想要尋求賢能之人來代替自己,怎奈一時間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卻說箕山有一位隱士,把樹當作巢穴,在上麵休息,不肯告訴彆人自己的姓名,人們隻稱呼他為巢父。不與遠方的人交往,衣食能夠自給自足。夏天就在樹上築巢居住,冬天就在洞穴裡居住。沒有杯子和盂,用手捧水來喝。人們見他喝水沒有杯子,就送給他一個瓢。許由教他使用的方法。喝完水,他把瓢掛在樹枝上,風吹動瓢發出響聲。巢父討厭這種繁雜,拿下來扔掉了。
堯帝聽說他賢能,親自帶著圖籍到山上,要把天下讓給他。巢父說“您治理天下,就像我放牧一頭小牛犢,哪裡用得著這樣不安。然而把您所放牧的天下給我,我沒有用天下的必要。”不搭理堯帝,徑直牽著牛犢離開了。堯帝鬱悶地回宮。
又聽說箕山的隱士許由,和巢父關係非常好,隱藏姓名在市井水澤之中。堯帝派使者到他家裡,請他入朝,要把天下讓給他。許由請使者進屋坐下,安排他們住宿休息,跑去告訴巢父。巢父正在樹上熟睡,聽到樹下有人呼喚,打開窗戶看,見到是許由,站在月光下。叫他上來,問“你深夜到這裡乾什麼?”許由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的。巢父說“賢弟有話直說,我替你謀劃就是。”許由這才說“堯帝已經知道我的名字,想要把天下讓給我,是接受還是推辭?”巢父大怒,責備許由說“為什麼不隱藏你的身形,收斂你的光芒,讓人知道你的姓名,把天下的事情來連累你。你不是我的朋友!”就捶打他的胸口,讓他趕緊下去。許由被巢父責備了一頓,跑回家,對使者說“普通人立下誌向,本來就像磐石一樣堅定。在山中采食在水澤飲水,是為了修養性情。不是為了享用天下。”推辭了使者。於是在中嶽穎水的北麵,箕山的下麵退耕。
使者回朝,稟報許由誌向高遠,不肯接受天下的重任。堯帝說“這是高士,他一定是怪罪我沒有親自到他的住處,所以不來。必須等我親自去拜訪讓位給他。”於是帶著圖籍,和兩三個文官武將到市井水澤。看到他的家門關閉,問街市上的人,街市上的人說“他退耕到箕山下去了。”堯帝立即尋訪到箕山下,看到他和妻子二人坐在大樹下,補衣服曬太陽。堯帝快步向前施禮,對他說“朕自從即位以來,日夜操勞,如今天下稍微得到治理太平。早就聽說高士有德行,分明太陽月亮已經出來了,而我這小火把還不熄滅,對於光芒來說,不是很難嗎!分明及時雨已經降下了,而我還在灌溉,對於潤澤來說,不是很勞累嗎!先生您如果即位,天下可以大治,我怎敢貪戀皇位遮蔽賢能呢!請您接受天下。”許由說“您如今治理天下,天下已經治理好了,而我還要代替您,我將為了名聲,名聲是實際的附屬,我將要做附屬嗎!鷦鷯在深林裡築巢,不過占用一根樹枝。鼴鼠在河裡喝水,不過喝滿肚子。回去休息吧君主,我沒有用天下的必要。”不搭理堯帝,就和妻子竟然進入深林裡去了。
卻說堯帝想要把天下讓給賢能之人,親自訪求巢父、許由這樣誌向高遠的人,他們都不肯接受。堯帝和兩三個臣子,隻能回朝。
一天堯帝升殿,群臣朝拜完畢,堯帝說“天下,是萬民的命脈。關係到一個人,一定要由賢明有德的人來擔任,才不辜負蒼天和百姓。朕的兒子丹朱不成器,朕很憂慮。況且朕年事已高,恐怕不能長久在位。之前親自訪求讓位給巢父、許由,都不肯接受。如今你們可以公舉天下有賢明、才德兼備的人,可以代替朕的位置,朕授予他職責。”群臣都上奏說“太子可以。”堯帝笑著說“了解兒子的莫過於父親,朕怎肯為了一個人的私利,而危害天下呢!你們如果知道有這樣的人,公舉出來就是,不必多疑。”群臣又上奏說“太子賢能還是愚笨,臣等不知道,陛下不接受太子,想要授予賢明的人,臣等隻聽說曆山的姚舜,孝悌聞名於天下,並且賢明忠正。我們主上想要把天下授予彆人,不是這個人沒有可以擔當的。”堯帝聽了上奏非常高興說“朕也早就聽說他的名聲了。”立即命令四嶽作為使者,直接到曆山,召舜入朝。四嶽領旨,辭彆堯帝出發。
卻說大舜正在曆山耕耘,四嶽正好到了,舜接入,行禮完畢,喝茶完畢,四嶽說“堯帝年事已高,太子不成器,想要把大位傳給賢者。朝臣向皇上奏報您,孝順友愛、賢能。堯帝命令下官召您入朝,把大事托付給您。”舜說“我是孤陋寡聞的拙夫,決不敢擔當這樣重要的職務,恐怕辜負所托。”四嶽說“您的德行傳遍天下,百姓都仰望,如今不是一個人知道,您不必太謙虛。”舜說“父母還在,必定不讓我去。”四嶽說“儘忠就不能儘孝。君主命令召見不等車駕準備好就走,哪有不去的道理?”舜見推辭不掉,隻得跟隨使命入朝。夜住曉行,沒過幾天就到達帝都。怎麼能看到皇州的景色,唐朝人有詩為證詩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堯帝升殿,文武兩班大臣山呼萬歲行拜舞之禮完畢,四嶽出班上奏說“之前承蒙陛下差遣臣去召見姚舜,如今到了朝廷外,不敢擅自進入,奏請您的指示。”堯帝聽到四嶽的奏報,非常高興,立即命令宣入。舜到殿前在丹墀下拜舞,堯帝走下台階迎接,親手扶起,賜坐然後問他說“朕再次想要治理平定天下,如今沒有好的策略,怎麼辦?”舜回答說“堅持一個原則不失誤,做細微的事情不懈怠,忠誠守信不疲倦,天下自然就會歸附。”堯帝說“做什麼事?”回答說“侍奉上天。”堯帝又說“任用什麼?”舜回答說“任用大地。”堯帝又說“致力於什麼?”舜回答說“致力於人。”堯帝又說“人的性情怎麼樣?”舜回答說“有了妻子兒女就對父母的孝順減少,有了嗜欲得到就對朋友的誠信減少,這是人的性情。至於遵循正道就吉祥,違背正道就凶險,就像影子和回聲一樣。”堯帝見舜對答如流,又想要試探考察他的才能,又問他說“作為君主的道理,更應當怎麼樣?”舜回答說“發揚五種倫常,不違背教導。估量各種政務的官員,按照時節來安排不荒廢事務。打開四方的門,用賓禮親近諸侯國,各自按照方向到來而讓他們主持。這是和諧的極致。如今有洪水的災害,派臣到山腳下,雷雨突然到來,而不失常不迷路,知道他的度量。這就是謹慎地做好五種倫常的教育,五種倫常都能遵循。納入各種政務,各種政務都能按時安排。在四門接待賓客,四門都和睦莊嚴。納入大山,烈風雷雨都不迷失。得到這樣的人天下就能治理了。”堯帝聽了舜的上奏非常高興說“您說的都符合朕的心意,如今天下得到人才,朕沒有憂慮了!”就想要授予天子位給舜。堯帝又自己思考說“舜的賢能雖然已經看到,但是恐怕他家裡沒有賢能的妻子。會產生內部的憂患。”當天朝會散去。
第二天早朝,堯帝就把兩個女兒嫁給舜。長女叫娥皇,次女叫女英。兩個女兒都非常賢惠,侍奉舜沒有驕縱的神色,沒有歡喜的麵容,溫和沉默,親自修養德行教化,不沉溺於枕席的私情,不沉迷於房帷的偏愛,傾心樂意順從,一起遵守婦道。
時光像箭一樣,日月像梭子一樣,堯帝召舜到朝廷,不知不覺已經有五年了。堯帝一天升殿,命令太史官選擇吉日,讓舜代理皇位,凡是大小事務都由舜決定。堯帝忽然染病臥床不起,幾天後駕崩。在位七十二年,又代理皇位二十八年,享年一百九十八歲。舜儘臣子的道義,辦理喪事完畢,把堯帝葬在羽山,自己在河南避讓皇位不出來。天下諸侯朝見歌頌訴訟的,不朝見丹朱,而是朝見舜。舜無可奈何,隻得出來即天子位。
補遺史記帝王世次說,昌意的曾孫敬康,和堯是四代堂兄弟,是舜的高祖,那麼舜是堯的四代堂孫,和堯同時。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這樣舜是以曾祖姑為妻,已經讓人覺得可疑。又禹和堯也是四代堂兄弟,舜也是禹的四代堂孫,竟然先接受堯的天下,然後授予禹。又是舜的五代堂孫,竟然在羽山誅殺五代堂祖,有這樣的道理嗎。隻是鯀為國家懈怠政事,誅殺他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以曾祖姑為妻而得到天下,也是合理的。現在的人不能談論其中細微的而失去大的方麵。先聖隻知道大的方麵而不顧及細微的,這是聖賢的度量,不是聖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喜歡逆襲修仙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襲修仙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