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安排商人之策_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 第76章 安排商人之策
背景色:字体:[]

第76章 安排商人之策(1 / 2)

李世民凝視著朝堂之上再次因分歧而沸沸揚揚的群臣,眉宇間凝聚起一抹不耐與威嚴,他沉聲喝道

“夠了!此事暫且擱置,容朕深思熟慮後再做定奪!”

言罷,他的語氣稍緩,卻仍舊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今日早朝便到此為止,朕感疲累,若諸卿尚有未儘之言,可書於奏折之上,呈遞上來。退朝!”

語畢,他身形一展,徑自邁向殿後,留下一室愕然與逐漸消散的喧囂。

眾臣麵麵相覷,旋即紛紛躬身行禮,依序退出大殿,步伐中帶著幾分未儘的議論與揣測。

李夜亦混於人群中,正欲隨眾人步伐離去,忽見張阿難自殿門一側疾步而來,神色恭謹,輕聲而又不失莊重地喚道“楚王殿下,陛下有請。”

李夜輕頷首,步履沉穩地隨張阿難步入深宮。

待他踏入李世民那幽靜而威嚴的書房時,一室之內,已彙聚了帝國最為智謀深遠的近臣——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征。

李世民坐於案前,龍袍加身,不怒自威,見李夜步入,眼中閃過一絲溫和的光芒,隨即爽朗開口

“夜兒,且上前來,朕欲細聽你於早朝之上所言之商人之道,其中究竟有何玄機?”

李夜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堅定“陛下,世人常以偏見目視商賈之流,視之為末等,

然則,商賈之於國家昌盛,實乃不可或缺之基石。

試想,四海之內,貨物何以流通無礙?金銀錢帛,又如何能生生不息,驅動萬業?此皆商賈之功也。

古有士農工商之序,本為區分行業,非為劃分貴賤。

時至今日,此序卻漸成等級之桎梏,實乃謬誤矣。

士以才學治國,農以耕稼養民,工以巧手造物,商則以智勇通財。

四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築盛世之基。

然觀當下,商賈之人,身著粗麻,難披錦繡,即便家財萬貫,亦不敢輕露鋒芒,恐遭非議。

如此境況,市場之血脈何以暢通?財貨之流轉何以活絡?

陛下,當知商賈非但無害於國,反為繁榮之助力。”

魏征聞言,沉吟片刻,目光中閃爍著深思的光芒,緩緩道

“楚王今日之論,雖鮮少耳聞,然殿下今日所陳,實乃洞見肺腑之言。

我大唐商人,芸芸眾生,欲求安穩與繁榮,往往需依附於世家大族或朝中顯貴之蔭庇,此非個人之願,實乃時勢所迫也。”

李夜輕輕頷首,眼中閃爍著智慧與溫和的光芒,接道

“誠如大人所言,商海浮沉,其中艱辛,非親曆者難以儘知。

倘若朝廷能秉持公心,廣開才路,為這些勤勉奮鬥之商賈一個展露才華的舞台,

並以榮耀之匾,表彰其傑出貢獻,試問陛下,此等舉措之下,焉有商人不願傾其所有,以報國家知遇之恩?”

房玄齡眉頭微蹙,言辭間透露出一絲憂慮

“然而,商人素日裡名聲不佳,又常以利字當先,若是委以重任,而他們未能儘心竭力,又該如何是好?”

言罷,他目光深邃,似在權衡利弊的旋渦中徘徊。



最新小说: 你出軌在先,我功成名就你哭什麼? 天賦太低被群嘲?我一劍破天 蘇小姐腹黑歸來手撕白蓮花 穿書廢柴逆襲:炮灰隊友帶我躺贏 崩壞:平行 實力太強,我一直隱藏底牌 穿越生化危機一不小心成為拖油瓶 末日:從學生到黑夜主宰 重生之音夢翱翔 弱亦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