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兒就咋看咋不對味兒。
果然,還得是人家真讀書人啊!
美滋滋地將茶盞放下,半點沒理會一旁老婆子的絮絮叨叨,林老爺拍拍屁股就回了前院。
說來,上回他在府城好像遇到過一家做陶瓷生意的,姓楊還是什麼。之前還覺得這家東西雖質量不錯,到底過於素淡,沒怎麼放在心上。如今看來,說不定自家兒媳婦就好這口呢!
不行還能自個兒給樣子定製。
看來下回去府城還得找人再聯係聯係。
林夫人“………”
合著她剛才在乾嘛,唱戲嗎?唱的還是獨角戲!
另一頭,被自家婆婆反複念叨的安寧這會兒正半臥在榻上,姿態悠閒地看著書。一旁還有小丫鬟不時將一顆顆剝好的水晶葡萄遞到嘴邊。
饒是如此,不過大半天的功夫,案上已經看過的書冊就已經堆了好幾摞。
不論是因著每年送去的大筆錢財還是其他,林家京城那位當官的堂伯確實也算儘了力。起碼現在,家中各種各樣的書籍(抄錄本),經義筆記也是不缺什麼。
這對於安寧來說,的確也是好事。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秀才還好說,應考內容,不論詩詞還是策論都相對比較基礎。
但到了舉人甚至進士這一步,知識麵兒的廣博性與深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這也是古代貧家子除非有機緣拜個好師傅,否則壓根難以出頭的原因之一。
真正到了這個地步就會發現,師資力量,教育資源的差距壓根就不是後天努力能夠彌補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當然天才還是有些特權的,隻要天資夠高,一定程度上還是不缺識珠之人願意投資。
畢竟這年代,連教書都講究意會,點到為止,其餘全靠學生悟性。而不像現代老師,恨不得把一切知識揉碎了掰開了喂到嘴邊。
這種教育環境,沒有一定天資,可以說彆說科舉的門兒,連現成的書都未必能讀懂。
就像現在,安寧這邊兒神色輕鬆地翻閱著手中的書冊,丁點看不出絲毫為難之處,偶爾還能停下來翻個棋譜,放鬆一下腦子。
而書案對麵,便宜相公林修遠可就艱難多了。可憐見兒的大半天了,一本書也就看了十幾二十幾頁。大都還是似懂非懂,囫圇吞棗。
勉強記下的內容,也在不一會兒翻到下一頁時,給忘地差不多。
偶爾停下來問上一嘴的安寧“………”
嗯……看出來了,便宜相公能考上童生,之前肯定沒少努力。
倒不是記憶力問題,古文多晦澀,一篇文章倘若做不到領會真意,對於普通人其實是很難記下來的。
而便宜相公很遺憾,悟性,領會力這方麵是真沒點亮。
數字方麵倒是頗為敏銳,可惜了,這年代可不興理科這回事兒。
不過對安寧來說倒也沒什麼難的,直接把之前給小弟,還有小胖他倆做的注解同樣謄下一份兒,偶爾在實時點播一番。
還好她有先見之明,之前教小弟多謄了一份兒。
畢竟嚴格來說,這仨兒人,額………其實也就半斤八兩吧!
喜歡快穿炮灰她不走尋常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炮灰她不走尋常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