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出乎主仆四個的意料,不過二小姐很快回過神想明白母親的用意。
夢竹與蕊珠相處日久,二人麵麵相覷。夢竹陡然生出幾分危機感,魏媽媽雖是她的姑姑,但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姑姑掌握的很有分寸。對於二小姐要入王府的事,魏媽媽便是一點口風都沒露。
但夢竹到底是在雲意院待的時間最久的小丫鬟,自從那晚和孟姝冬瓜一起求房大家的指點時,她已經意識到自己與孟姝幾個的差距。
眼下要補進一個會武的大丫鬟,夫人良苦用心可見一斑,那相比之下,自己還有存在的必要嗎?論聰慧自己不及孟姝,討巧賣乖不如蕊珠,冬瓜有靈敏的嗅覺和白案手藝
這一刻,夢竹的心前所未有的慌亂,她不自覺的就看向姑姑,一個十二歲的家生子奴仆出身的小丫頭,頭一次升起對未來的擔憂。
蕊珠則轉動了幾下靈動的眸子,將目光投向孟姝,暗自決定伺候好主子之餘要緊跟在孟姝身後,她最識時務,知道眼下孟姝才是二小姐和老太太夫人都認可的,跟著強者總不會錯。
明堂內的其他人自然不會注意到兩個小丫鬟的異色,隻有魏媽媽在局外,她輕輕搖頭,隔空給了夢竹一個安撫的眼神。
三小個當中隻有孟姝是冷靜的,她沒有既得感,也就無所謂得失。而一個會武的大丫鬟對二小姐來說又十分有必要,這就夠了。
能被雲夫人選中,這三個丫頭的身世自然清白,因此二小姐也沒細問,隻依著感覺問了幾個問題,諸如年齡,學的招式,又擅長什麼之類。
要不說二小姐這個人極妙,在得知三人都是十一二歲,武藝也都師出同門以後,她挑人就端看眼緣了。
二小姐回身掃過夢竹她們,再仔細瞧眼前這三人,指了中間相對不太高的那個。
“你叫什麼?”
“屬奴回二小姐,奴婢叫明月,是咱們中最小的。”
中間的小丫頭似乎沒想到自己能被挑中,她的長相十分英氣,且與尋常小丫鬟梳著雙丫髻不同,而是以木簪束發,再用紅色發帶隨手紮了個結。
二小姐點點頭,和夫人對視了一眼,選她是因為和自己身高差不多,骨架也不誇張,帶出去不會突兀。
其它兩個小丫頭見二小姐選了小師妹,心中全無嫉妒,幾乎同時抱拳與雲夫人和二小姐行禮,年齡看起來最大的那個道“夫人,既如此,小師妹就留在府裡,家主和師傅還有任務,屬下便帶著她們回去了。”
雲夫人似乎也預判到自己的女兒會選明月,開口道“重陽時永安藥鋪新送來兩支五十年份的鮮參,你帶給周娘子。”
魏媽媽接過大丫鬟捧來的錦盒,親自送她們出了院門。
明月有些不舍的看著師姐們離開的背影,很快挺直腰背,自動站在二小姐身後。
“你父親來信提過,明月天分極好,能服侍你全憑著周娘子對咱們唐府的情分,你不可欺辱了她去。”雲夫人正色道。
二小姐剛坐下急忙起身稱是,恰好有婆子來傳話,雲起院的人帶著大少爺的賀禮求見。
自大少爺去京城的鹿山書院,每年都是沐風替大少爺跑腿送賀禮,這次換成了兩個婆子抬了一口檀木箱子。
二小姐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不知哥哥今年準備了什麼生辰禮。雲夫人自重陽祠堂那日,第一次見女兒真心的笑意,心裡也頗感慨。
“咱們臨哥兒對你是極上心的,這幾年沒少在京城搜羅好東西。”雲夫人打趣道,吩咐身邊的大丫鬟快快打開箱子,大丫鬟見夫人興致難得,麻利的打開後,等看清楚是什麼東西,不由得驚呼出聲。
孟姝跟在二小姐身後上前,怪不得大丫鬟驚訝,實在是箱子裡林林總總的物件兒足有三四十之多。
最底下是十餘冊古籍,接著是瑪瑙鎮紙,筆墨紙硯,首飾頭麵,香料口脂,還有各種精巧的小玩意兒,放在最上麵的赫然是一隻攢金絲牡丹紋緞盒。
二小姐的眼神剛落下,孟姝便彎腰將盒子捧到了跟前,二小姐素手接過,打開後微微吃驚,孟姝定睛偷看,原來是一張房契,似乎是京城近郊的一處莊子。
雲夫人見到後眼神有瞬間閃爍,很快掩飾過去,笑著道“想不到臨哥兒送的生辰禮竟是一處莊子,他的眼光倒是極好,這已算是近郊風光最好的所在了。”
孟姝隱在二小姐身後,視線在房契上停駐,幾乎瞬間意識到唐府或許要舉家搬遷至京城了。
二小姐不知作何感想,隻把房契收到盒裡隨手遞給夢竹抱著,又從箱子裡挑了幾樣首飾準備送給在雲歸院住的五妹妹。
禮物看完,魏媽媽也回了屋,雲夫人正說起生辰宴在雲熙院舉辦,那裡裝飾華麗,本就是待貴客的院子,不光地方大景致也好,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不論是在外辦席還是在花廳也都適宜。
二小姐對此沒有什麼想法,遂指了孟姝出來,吩咐她一會和房大家的去雲熙院看看,明日起便要開始布置,安管事那裡的菜單子明日也需定下,菜蔬由莊子上供給,魚蟹果子蜜煎等需提前采買。
孟姝一一記下。
就這樣,來的時候是主仆四個,回去時就變成了五個,後麵跟著雲起院的兩個婆子抬著大少爺的禮物。
明月不苟言笑,老老實實在二小姐身後護衛,對待孟姝幾個也很客氣,隻是客氣中似乎帶有一絲警惕,蕊珠感受到了便有些不高興,孟姝留意的時間久,暗自認為應該是常年訓練出來的習慣,其人並無惡意。
到了雲意院,二小姐召來房大家的說了說宴會的布置,片刻後孟姝跟在房大家的後麵去了雲熙院。
稟退身邊的丫鬟,二小姐將哥哥帶來的禮物一一取出,終於在一本名為日知錄的古籍中掉下一枚雲箋,筆鋒遒勁,灑脫飄逸。
其上寥寥寫了幾個字,‘海壓竹枝低複舉,風吹山角晦還明。’
二小姐盯著看了半晌,望著窗外清風樹影,臉上不知是哭是笑,點滴淚痕灑在雲箋上。她通讀詩文,自然知曉這句出自前朝陳與義的觀雨。
下一句是‘不嫌屋漏無乾處,正要群龍洗甲兵。’
喜歡鬢花顏陪嫁丫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鬢花顏陪嫁丫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