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說太快了,這名字的長度可比元朝的還長,這一串念下來感覺在嘴裡炒了一遍菜一般。”
嘴笨的人跟著念了下,讀下來覺得自己的舌頭都要卷起來了。
坐不住的小孩看著這人後座的香蕉,口水都流下來了。
“長大後我也要去賣香蕉,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王德彪。”
一旁的母親趕緊捂著自家孩子的嘴,呸呸兩聲,告誡道
“賣什麼香蕉,這人和我們不一樣,你好好學學天幕上的字,長大了哪怕是做個賬房先生,給彆人寫個信都是祖墳冒青煙了。”
而這些話對於早熟的古代人來說表達的很準確,不然為什麼會有達官顯貴,泥腿子之分,階級不管在哪裡都是有的。
後世已經算是很平等了,不還是有階級劃分。
宋朝在所有朝代裡算是讀書改變人生最多的了,前麵的朝代靠軍功的,舉孝廉的,到唐朝科舉製度才完善了起來。
宋朝文官多到三冗曆史上都是有名的,元朝時期階級矛盾更甚,比起讀書元朝人更喜歡在馬背上征服世界。
明清時期是最為嚴重的,八股文,知識變得死板,一輩子都在科舉的人大有人在。
渾渾噩噩讀書一輩子結果什麼都沒發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原來我們是老鐵,這太紮心了。”學子們感覺現在用頭懸梁錐刺股不能激勵自己了。
深吸一口氣,和周圍的朋友們互相打氣,現在吃點苦,以後他們的孩子就不用吃苦了。
這個激勵確實有用,我沒有用是因為我不夠努力,天幕說的太消極了,肯定是自己吃的苦不夠多才沒有成功。
畢竟劉邦,韓信,史書上多的是逆風翻盤,沒錯他們就是如此的未來可期。
可能天幕也和他們想一塊去了,這個講的就是讀書論的。
【今年一千多萬大學生畢業,學曆貶值更甚往年】
旁白很是認真的建議道
考研究生的人多,覺得自己就業沒有優勢,求職的時候你問一問,10個人裡麵8個大學生,還有國外的,讀博的,課外實踐都是去聯合國的,學曆真是卷的要命。
而今年更是號稱最差就業年,應屆生畢業即失業。
“這麼多讀書人,這麼厲害的娃娃畢業還沒有地方去啊,這不可能吧,後世這麼大,缺人的地方應該不少吧。”
對於一個村子裡甚至都沒讀過書的人來說,後世這些大學生一畢業那就是要去當官的。
左一個常青藤右一個名校的,博士生,博士後,研究生的,這還能找不到工作。
一直想著怎麼發展自己朝代的皇帝們雖然也很眼饞這些大學生,但也就是想想,就是實現不了。
“按年齡來算,大學生畢業也就二十四五,這一批一下子湧入市場,最後又經過一層層遞減,也怪不得他們心態會崩了。”
評論也是各種大學生現身說法
應屆生抓緊考公考編吧,抓緊吧,三年後,考公考編將是腥風血雨,難度至少比現在難一半以上
00後才是最悲催的一代,上不如老下卷不過小學生,直播,互聯網,比特幣一個都錯過了
省流要麼你爸媽有點東西,要麼你有點東西,不然進廠你都乾不過人家沒讀幾天書的
高中畢業進廠打工工資8000,我不甘複讀上了本科,出來101novel.com00,現在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