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的人也是表情相同的點了點頭,“真是讓人沉重的一天,省擬人他們也是頭一次見。”
多新鮮呐!
天幕下,生活在河南這片地方的老祖宗們也是重重一擊,黏黏糊糊的豫豫,魯魯,臉紅,寵溺,這還是中文嗎?
好好的名字改的更是亂七八糟,大氣的廊坊不比觴兒柳若好聽啊。
聊天內容更是讓古人們拒絕三連(不要過來啊)(; ̄ェ ̄)? ̄??? ̄??。
一想起叫河南老公的稱呼就讓他們不適,真就是做夢,關鍵這上麵自己還信了,群裡一堆人叫河南老公親親。
嘖嘖…真是銀如蕩,破如防。
想他們豫州作為兵家必爭之地,萬萬沒想到,在這方麵也要被後生們調侃。
一想到自己看到的這些文字,就渾身泛雞皮疙瘩。
天幕上,小姑娘已經笑了好一會了,咯咯聲響徹不絕。
好一會兒才放下手機去廚房做飯啊,古人們都有些恍惚了,小姑娘手機上的時間是14:37。而他們這裡的時間才剛過午時。
但對百姓們來說這才不重要嗎,這意味著他們又能跟著吃一頓了,管那麼多做什麼。
有小孩子撇了撇嘴,“我不吃…我不想再吃菜葉子了,一點味道都沒有。”
孩子媽媽佯裝要打他屁股,小孩子捂著屁股一溜煙就跑了出去。
有些饑荒時代的百姓眼睛都亮了亮,有吃的就行,什麼都好,就算是吃菜葉子那也一天三頓呢。
就在各朝老祖宗們準備再欣賞一番後世廚房的時候,小姑娘仰著頭在客廳上不停抽著紙擦著臉上的血。
老祖宗們記得她剛好像是低頭開櫃子的時候,上麵的鐵絲有點突出,她用手往回掰,結果手上有水又腳下一個趔趄撞了上去。
光幕下,老祖宗們異口同聲的開口,又擔憂的看著小姑娘小心的擦著臉上的血,“嘶~鐵絲直接穿過的一側的鼻子,這血還在不停的往出滲…”
“怎麼辦,先止血,她家有沒有備藥。”
“小姑娘一個人住,都裂縫了,得找郎中立馬看,看醫生才行。”
“她家裡也不知道有沒有草藥之類的,我家孩子磕絆流血的時候我都是這麼做的,彆看是土方子,挺管用的。”
對於古人來說,小姑娘一直是他們看著成長的,近一年的時間,讓他們了解又不後世生活,現在看見她受傷更是心疼又不知怎麼告訴她。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紛紛擔憂的看著小姑娘。
像太醫郎中們已經被身邊人問了好幾遍了,會不會有事,怎麼血還沒止住,一直仰著頭會不會影響等等…
行山問藥的華佗剛診治完病人的張仲景看著小姑娘的動作也是一急,想來小姑娘是擔心不能呼氣的問題,害怕吸氣時血液倒灌。
如果是他們在就好了,用甘草水,或草藥衝洗傷口都可,但看她身邊這些都沒有。
在眾人擔憂的目光下,天幕上小姑娘穿好衣服時不時擦下鼻子處的血跡就出門了。
從小區出來,遇到不少鄰居擔心的詢問,要出門的熱心鄰居更是好心的送小姑娘到醫院了。
古人們看到醫院的整體建築更是有些不知所措,這一整層樓都是。頂端刻著的醫院就像定海神針矗立在那裡。
從門口進入大廳內部,冷冽的白色牆壁,亮的能反光的地板,
空蕩蕩的一樓隻有最中間的一個指示台有人,和古人想象中的場景一點都不相同,怎麼會沒有病人呢。
“你好,問一下我去耳鼻喉科去幾樓,現在還需要掛號嗎?”
小姑娘問完,一個身穿白色大褂,頭戴同色係帽子,口罩的女孩站起身語氣溫柔,“在四樓,需要掛號的女士,醫師目前排隊等候的人數隻有兩人,為您預約可以嗎?”
“可以,快點好嗎?大概得多長時間。”
小姑娘說完催促了下,護士微微彎腰在電腦上操作了起來,旁邊的機子吐出來一張紙,遞給小姑娘。
“掛號費15,請問怎麼支付。”
“我有就診卡,你直接扣吧。”說完小姑娘在手機下點了幾下就成功了。
小姑娘手裡拿著幾張紙就坐上了電梯。
天幕下
從進醫院開始就一直盯著的老祖宗們看得是眼花繚亂又著急。
都流血了,鼻子上的傷多明顯啊,不說立刻上藥吧,結果他們連醫生的麵都沒看到,還得預約,這傷再重點出了事怎麼辦。
而古代的郎中們看見紙上寫的耳鼻喉科門診有很多問題想問,分的如此清晰那其他科又是什麼。
“叮~”從電梯裡出來的小姑娘徑直跟著地上箭頭的指示往裡麵走。
大廳中間有著好幾排塑料椅子,坐著的都是等候就診的病人。
這一層護士倒是多了不少,戴著口罩推著小車,來來回回的忙碌不已。
坐下的小姑娘又擦了擦鼻子周圍,看了看手中的單子,38號。
老祖宗們也跟著著急,這看病流程怎麼和他們不一樣呢,後生們對一個鼻子還在流血的人一點都不好奇擔心,不是…這樣顯得他們很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小姑娘坐那也不擔心,還有心情拿出手機拍照,拍拍就診單,又拍拍自己,怎麼這麼心大啊,你呼吸都得張開嘴了還這麼愜意合適嗎?
“請35號病人到…處就診,請…就診。”
老祖宗們聽見這聲音,一看就在他們座位上的頭頂有一行紅色的字體在滾動,還有聲音提醒。
下麵就是預約號顯示就診中排隊等候中
和他們完全不同的看病流程讓古人們都停下手中的活計跟著看。
皇帝們也不能免俗,他們看病自有禦醫,也沒人讓他們等,後世的這種做法讓他們感覺耳目一新。
而聽到後生們聊天內容的古人們有些懂了,他們就說怎麼感覺醫院哪裡不對呢。
小姑娘旁邊坐著的抱著小孩的男人跟旁邊的妻子吐槽,“我就說我們去交大二附院吧,這才幾個醫生在這裡,遇上急診真就抓瞎了,一個民辦三甲,醫生看得又能有多好,收費還高,垃圾醫院。”
妻子邊逗孩子邊解釋,“這就在家門口,孩子喉嚨隻是有點疼而已這裡能看,二附院都預約不上,…”
聽了一耳朵的古人們也有些驚訝,這醫院之間也分啊,聽這些後生們聊天似乎很不看好。
又聽了幾耳朵兩夫妻在這醫院踩過坑的古人們一時間也有些擔心了起來。
終於輪到小姑娘就診的時候,眾人更是打起了精神看。
走廊最裡麵就是看診的醫生處,門口貼著醫生的名字成就,主攻方向等,。。
醫生是個乾練的女子,進去時還在電腦上操作什麼。
古代的郎中醫生們也想看看後世的同行們怎麼看病的,望聞問切有借鑒的地方更好。
醫生接過小姑娘的就診單放到一旁,不知怎的紙被機器吞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