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的生命如此短暫,那他為什麼要去浪費時間在那些讓自己不痛快的事情上,而不是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比如,將彆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後把他們的人生,攪得一塌糊塗。
每當這時候,他就會躲在幕後揣著手看笑話,享受著那份掌控一切的樂趣。
看到龐太師吃癟,他高興;看到鄭王倒黴,他開心;
看到官家被大臣們欺負的慘兮兮,他樂得燙了壺酒吃了個痛快。
文雅的八賢王並不知道,他現在的角色,在民間有個通俗易懂的稱呼——攪屎棍。
不過即便八賢王知道,他也會抱著手臂得意的說,本王好歹還是根棍。
玉燕再機關算儘也不會想到,八賢王最初青睞於她的理由,根本不是因為她的本領和能力,而是她那不凡的“搞事”本領。
早在當初的祭天大典上,看著她身陷囹圄於祭壇之上,卻能臨危不懼,還能唱作俱佳的感動的官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時候,八賢王就已經認定了她。
這個丫頭長大了以後,定然是個能讓他看到大樂子的能人。
事實證明,玉燕的本事和野心,都遠遠超乎他的預料。
她非但撬了自己的牆角,把六子徹底拉到了自己那邊,還離間了他們叔侄間的關係。
甚至還挖走了德妃,和她站到了同一陣線,成為了堅定的盟友。
即便這樣還不夠,她又利用龐家那個三姑娘,反複橫跳搭上了龐太師。
龐太師的那些高手侍衛中便有八賢王的人,聽聞龐太師一路被其折騰的種種趣事,八賢王忍俊不禁,幾乎笑彎了腰。
真不愧是他慧眼識英,一早就挖掘出來的好寶貝,真是一點都沒讓她失望。
還好當初抓住機會把她從盛家搞出來了,不然這麼個人才埋沒在後院,真的是太可惜了。
不過他們還不知道,自己也給他們準備了一份大禮吧。
雖說他不想給自己增添無謂的負擔,不過該報的仇還是要報的。
八賢王揶揄的目光從趙益身上滑過。好大侄兒,斷子絕孫可是咱們趙家的光榮傳統,可不能在你這裡就停了啊。
有得必有失,有這麼好的一個漂亮媳婦兒相伴,即便沒有孩子,應該也不是什麼大事吧。
就是不知道等他年老以後卻後繼無人的時候,會不會也因為立嗣的問題,和他爹一樣被欺負的直哭。
可八賢王不知道的是,如果玉燕知道了他才是那個害趙益絕嗣的幕後黑手,隻怕還要送份大禮感謝他。
他可是讓她既能免了這生育之苦,又不用承擔傳宗接代的壓力。這份恩情簡直大過天。
畢竟姓趙的不行,和她又有什麼關係?
不過這都是後話,畢竟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兗王作亂一事。
玉燕此時還沒有回宮,親自到楊家告知了佘夫人此事。
楊家那幾個兒媳婦早就閒到快發黴了,聽說有叛軍可以殺,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立刻回到後院開始磨槍,恨不得現在立馬進宮殺他個七進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