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怎生使得?”幾位重臣如一群被驚擾的麻雀般,嘰嘰喳喳地叫嚷起來:“封個誥命、郡主也就罷了,不過是個虛名,倒也無甚大礙,可一個女子竟然封做官位,還特彆開設府衙,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冬璃見狀,不急不緩地站了出來。“諸位大人莫急,且聽本將軍一言。”
眾人的視線都投向了她。
冬璃清了清嗓子,“乾娘雖為女流,但她在農業上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這紅薯土豆便是最好的例證。如今我朝以農為本,若是能有專人專心鑽研農事,何愁糧食不足,國力不強?”
小皇帝也附和道“皇姐所言極是。朕並非一時衝動,這官職隻為專研農事而設,與朝堂諸事並無衝突。而且朕相信,筱家乾娘定不會辜負朕的信任。”
一位老臣捋著胡須沉吟道“可女子為官,終究不合禮數。”
冬璃笑道“大人,古有花鐵蘭替父從軍,誰說女子不如男?況且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官場之事,不過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冬璃的臉色又陰沉了幾分,她柳眉倒豎,厲聲道“本將軍亦是女子,莫非諸位對本將軍馳騁沙場,指揮千軍萬馬;而後做攝政王,統攝朝綱,決斷天下大事,有所不滿?”
眾大臣聽了這話,不由得驚得一身冷汗…陷入沉思。
小皇帝趁熱打鐵“若真有異議,可先試行一年,若有不妥再行商議。”
吏部尚書恭恭敬敬地拱手問道“陛下,不知這部門又該歸六部中的哪一部管轄呢?它究竟被喚作何名,這管事的官職又是幾品呢?”
小皇帝想了想道:“這關係農業民生,自然歸戶部管轄,名字嘛……朕剛才看到筱乾娘手書的各類法門之中有農業,科學,研究等字樣,雖然不能全部理解,但一定有其意義,故而朕稱這新部門為——農研司
官職就正五品農研司正使!非必要不用出席朝會,眾位愛卿可還有意見?”
大臣們權衡利弊後,終於緩緩點頭。
小皇帝大喜,即刻擬旨封賞筱家祖孫。
冬璃深知此次使命意義非凡,不僅代表著皇家的威嚴和恩寵,更與她個人的心願緊密相連。
她心中一直期盼著能夠以這份無上的榮耀,決定親自去迎接祖孫三人進京。
冬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感受到皇恩浩蕩以及京城的溫暖。
而且,還有一件令冬璃滿心期待的事情,那便是不久之後將舉行的攝政王冊封大典。她渴望著祖孫三人能夠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這個大典對於冬璃來說至關重要,它象征著她多年來的辛勤付出得到了認可,也是她邁向更高權力巔峰的關鍵一步。
因此,她迫切希望能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與最親近的人一同分享這份喜悅與榮耀。
冬璃神色肅穆而又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激動,她移步至禦案之前,緩緩跪下,清聲道“陛下,臣請旨前去頒布聖旨,恭迎筱家祖孫三人進京。此三人於國有大功,於臣有救命之恩,當以盛禮相待。且臣之攝政王冊封大典在即,亦盼三人能親臨觀禮,共鑒此榮耀時刻。”
小皇帝端坐於龍椅之上,微微點頭“準奏。朕亦盼她們儘快歸京,為朝局再添助力。皇姐你帶幾人先行一步,收購的官員戶部安排好後隨後跟去。”
“臣遵旨,定當不負陛下所托。”冬璃謝恩起身,接過聖旨,那明黃的錦緞在她手中仿佛有千斤之重,她轉身,衣袂飄飄,大步邁出宮殿。
——————
從禦書房出來冬璃前往太後居住的慈寧宮。
一路上思慮著怎麼和母後解釋認乾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