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員外手中收購而來的兩間鋪子,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其中一間坐落在繁華熱鬨的城西,在菜市場的左側。
這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另一間則位於寧靜祥和的城北,周邊環境清幽,彆有一番風味。
記得那日,當李員外在商議賠付條件時提到這兩間鋪子,林恩典心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並很快就做好了周全的安排。
要知道,此次吳秀英全身而退,離開李府,以李員外那狹隘的心胸,必定會對吳先生心懷不滿和芥蒂。
往後,吳先生在李府怕是難以繼續安穩度日,更彆提長久立足了。
而且如今李府的那些公子哥兒們一個個都逐漸長大成人,按照常理,他們都會紛紛前往學堂接受教育,追求更高的學問。
這樣一來,身為教書先生的吳先生自然也就失去了他在李府的這份工作。
一旦沒了這兩份穩定的收入來源,吳家的生計恐怕將會變得異常艱難,甚至有可能陷入捉襟見肘的困境之中。
想到此處,林恩典決定伸出援手。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計劃把位於城西的那間鋪子租借給吳先生,讓他能夠借此經營一些小本生意,以此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
至於租金方麵,林恩典倒是顯得格外大方豁達——隻要吳先生每年能隨意支付些許費用即可。
如果吳家從庵埠搬至城西,那以後跟吳秀英見麵的機會,便會多起來。
這樣一來,自己近水樓台先得月。
要博得吳秀英的青睞,也是早晚的事。
時光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轉眼間,吳秀英回到庵埠已然過去半個月。
今日的李府可謂是門庭若市、喜氣洋洋,處處張燈結彩,好不熱鬨!
原來啊,今天乃是李家大小姐李如雲出閣的大喜之日。
那媒婆與新郎官蔡承業早已在前廳焦急地等候多時,然而,這邊廂的李如雲卻仍在自己的閨房中耍起了小性子,死活不肯登上那迎親的花轎。
任憑父母和兄長們如何好言相勸、頻頻催促,李如雲隻是一味地啼哭不止,絲毫不為所動。
最終,在媒婆和新郎再三的催促之下,李如雲這才不情不願地停止了哭泣,但仍舊滿臉淚痕,在貼身丫鬟紅梅小心翼翼地攙扶下,一步一挪地上了蔡家前來迎娶的花轎。
蔡承業怒目圓睜地看著眼前這個哭得梨花帶雨的新娘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名之火,隻覺得厭煩至極。
說起來,若不是為了能順利迎娶心愛的阿香,而被迫應下父親讓他娶李如雲的要求,他又怎會願意娶這樣一個哭哭啼啼、毫無半點大家閨秀風範的女子呢?
可偏偏她還如此不知好歹,百般不情願地上花轎。
其實,在場的李家人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對於李如雲為何這般哭鬨著不肯上花轎的緣由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原本李如雲以為此次陪嫁的丫鬟會是吳秀英,沒曾想,到頭來卻是吳秀英僥幸躲過了這一劫,反倒是由紅梅代替她成為了李如雲的陪嫁丫鬟。
打小起,李如雲便對吳秀英有著深深的依賴。
如今自己要出閣,而吳秀英已經不在自己身邊。
麵對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李如雲突然間感到無比迷茫與惶恐,仿佛迷失在了一片沒有方向的迷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