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村念完四年小學,小米雲就要離開村裡外出繼續深造了,村子裡整個80年代都差不多如此,小一點的村子都隻開到四年級,大一點的村子才設有五六年級,整個鄉鎮也隻有五六所小學設有五六年級,另外十幾個村子都是沒有五六年級的,五六年級一般都是彙聚了個村子的學員。
原則上和現在城裡就近入學一樣,都是按地理位置就讀,也有家長擇學校不選地理位置就近,畢竟每戶人家的理念都不同,小米雲就是遵循地理位置優先原則,全班12個隻有兩個選擇了玉龍小學,這家小學彙聚了附近四五個村子的學員一班四五十人左右,本村學生居多,第一次入學是父親相送,帶有行李被子,需要寄宿,因為隔一道河,路程隻有七八裡路,住的是原老師的休息室,上下15米寬鐵床,五六年級學生混住,五年級2人,六年級三四人左右,上屆一班有四十多人,村裡有也隻來三四個人,基本上都是我村的學生,附近幾個村子的學生都相對近點,也有隔一道河的,也就一個河堤,河堤下麵二裡路左右就是學校,隔一道河全程也隻有三四裡路,不用再住宿,放學可以每天回家。
五年級的第一年住的相對還好點,人也還有五六個,一周一回家,晚上還要上晚自習課,雖然隻有五六個學生,每周日晚上點名報到,大概兩小時左右的晚自習課。五六年級的兩年換了幾次宿舍,最差的一次住的豬圈,以前學校喂豬的房間,後來學校不喂豬,荒廢了,我們有一學期就搬進了以前的豬圈,大概是我上六年級的時候,全宿舍兩個年級也就隻有四個人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龍卷風的影響,當時還在學校住宿,親眼所見,近三十年內地第一次那麼大的龍卷風,聽說有十幾級,當時也沒有應急預案講究,該上課上課,沒有停課安排。
百年一遇的龍卷風,應該是小米雲六年級的時候,具體年份不清楚,大概97年左右。龍卷風應該是晚飯後不久,危害有多大沒有統計,一眼看到的景象就是,三四人合抱的大樹連根拔起,刮倒了無數民房,電線杆和樹木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躺在路邊,這還是事後看到的景象,刮風下雨的景象當時要怎麼描述,看到的教室上麵的瓦片都是直飛出去,有點像白蛇傳裡麵的水漫金山寺的場景,真的是百年難遇,這是肉眼能看到的,當時隻覺得寒冷,瑟瑟發抖,身體打冷顫,不是被眼前恐怖的場景嚇到了,應該是當時的溫差太低,穿的短袖短褲的原因,而且人就站在教室外麵的屋簷下兩個拳頭寬的走廊下觀看,連小雨都遮擋不住,傘是不可能打,一打開,就能直接升空,磚瓦都能平行直飛,學校院牆四處倒塌不少地帶,當時就零星的幾人在學校,大部分師生不在,可能有接到通知提前放學了,畢竟二十年前的事了,很多細節已經記不清了,隻能有限的記得某些片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玉龍小學五六年級的寄宿生活和學習,最終有什麼收獲,現在想來還是有那麼一點的,提早出去獨立生活,自己洗衣服,自己管理一周的生活費菜錢,因為初二以前的搭餐模式都是學校隻白米飯,菜學生自己解決,大米也要家長自帶,一學期一上交,學校附近的農戶會賣菜,一兩毛錢一餐的菜就可以吃的很好了,有葷有素,魚炸辣椒糊是當時的最愛,成本最低的菜,但是也很鮮美,哪怕一條小魚做出來的魚炸辣椒糊,就是素菜,青菜炸辣椒糊也還好吃。主要能下飯,但住宿的幾個學生可能周日去學校當晚就能敗光一周的生活費,然後一周就隻能光吃白米飯,不吃菜,吃老師們用餐完的一點剩菜,或者去學校小賣部賒賬,周而複始的賒賬記賬生涯,這就是小夥伴不善管理錢財的後果,當時賒賬主要就是油炸花生米和蠶豆,一毛錢一小酒杯,下飯和當零食都是最佳商品。而且小夥伴還會自己帶菜,基本上能管個兩三天,然後同學救濟一點,分點菜,老師的子女也會分點菜給我們,老師的子女也會和我們住宿的學生一起上晚自習,如果我們不上晚自習在外麵玩耍被校長和老師抓到了,還要挨一頓胖揍,老師們周日也進行晚辦公,就像現在公司的周例會一樣,老師們也會周日晚進行一次晚辦公例會,據說有幾十年的習慣了。
五六年級有什麼娛樂活動,那就多的去了,比村裡一到四年級的豐盛不知多少,玩的項目也是五花八門,畢竟彙聚了四五個村子的學生過來,我們村出來的學生成績肯定是整體上跟不上其他村子了,就不說成績了,反正不管去那個村的學校,我們村這批學生注定都是中下排名,這是不爭的事實,初中以前基本沒法改變,都是高中後才厚積薄發發力。外麵村子的體育課可以打兵乓球,不再是純粹的自由活動了,我也是五年級開始才學會打兵乓球,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大學都是,雖然可能歲就滿屋子的玩那些黃色的兵乓球,真正上手的還是五六年級,一是體育課被動必打的原因,然後就是課間十分鐘休息,早中午晚飯後的兵乓球時間比較多,老師們,老師們的子女和我們住宿人員,教職工家屬,都很熱愛兵乓球這項運動,也難怪中國兵乓球領先全球幾十年不倒。沒辦法,小時候窮,乒乓球最經濟,而且老少皆宜,基本上是全民運動項目,隻要有條件,家裡都可以擺下戰台。五六年級的兩年,小米雲打下了很好的乒乓球基礎,國人的乒乓球基礎整體都不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雲龍小學除了兵乓球,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項目能傳下來,彈珠子遊戲就不多說了,五六種玩法,手推和手掉,還有和高爾夫進洞模式的玩法,有的限工作台,有的不限地界,一元錢十顆珠子,碰撞消耗很大,破碎概率大,有三四年很盛行彈珠子遊戲,有限的條件隻能玩那些遊戲。
再就是暴力運動遊戲,這個太多了,運動量大,而且有很多種運動都有一定的危險性,單腿跳躍互撞人遊戲,這個也盛行過幾年,在各花台上推人下地運動,花台十幾平方,水泥修築的花台,裡麵種植不少花草,有十幾條水泥製作的花台環繞十幾平米,可以同時供二十多人在上麵運動推人遊戲,有一定的危險,如果頭碰水泥會出事故,大部分人還是比較克製,隻把同學推下水泥花台就算勝利,應該也沒出事故,可能有小傷,擦破點皮,反正有場地,就有想象,沒有條件,同學們會自己創造條件,創造各種對戰模式。還有一種常玩的遊戲,在地上畫兩個大方塊,對戰雙方各占一個城池,我們叫占城遊戲,城內可以雙腳落地,城外隻能單腳,雙腳落地淘汰,城內可以兩邊拔河似的拉人出局,雙方城內最內角各小一方塊,對方隻要落腳對方的小方塊就是占城勝利,這個玩起來也有一定的風險,男女都能玩,比花台推人下地的遊戲危險係數小很多,這個遊戲後來有引進回村,也有一定的改進,就是城堡路線優化,反正80年代的人應該都玩過類似的占城暴力運動遊戲。
最後講下跳房子遊戲,應該很多人玩過,就是串一串橘子皮形成的手環,雙八塊小方塊,單腳從尾跳到頭,把橘子皮手環踢到頭部方塊,然後雙腳落地,用單腳踢回尾部方塊內,再單腳跳回尾部方塊內用手撿回來,從尾一跳到尾八算勝利,方法全國大同小異。
還有一種多人暴力運動遊戲,名字叫點穴,雙方挑選好人對戰,不限人數,雙方都可以百人對戰,玩法很簡單,在一定的時間俘虜對方人多算勝利,一兩小時一場,結合了躲貓貓和推人能運動,單人和團隊都可以玩,對戰雙方不經意的碰觸對方身體某個部位,喊聲點穴,就算完成了,被點中的對手就成了俘虜,可以等隊友來救回去,被對方集中看押,由於不限場地,就是一個大型的躲貓貓現場,隻要不出來點穴,可以找不到人,然後突然出來,出其不意的點穴對方,俘虜對方,這個遊戲相對溫和,沒有大的安全風險,也適合大規模的人玩,就是時長太長,躲得太遠,可以躲回家吃飯睡覺。不限場地和時間,還要戰果就比較雞肋了,為了不被對方俘虜,都躲回家吃飯睡覺了。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