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曬稻穀_80後的回憶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80後的回憶錄 > 第23章 曬稻穀

第23章 曬稻穀(1 / 1)

曬稻穀是農村最常見的事,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米雲家也有幾畝田地,早期更是湖南和湖北兩地相隔幾十裡,耕種非常的不方便,後來放棄湖北那邊的田地,專心耕種湖南這邊的田地。米雲全家基本定居在湖南,因為母親親屬全在湖南這邊的村子裡,雖然與湖北地界交界,但歸屬湖南這邊管理,米雲兩兄弟出生都是在湖南,出生地可能都在學校老師的休息室,記事以來,記得家家戶戶的門口道場都會曬穀子。

曬穀子也很簡單,就是把稻穀平鋪在道場裡均勻散開,然後分開各種隔離線方便受熱均勻,一天需要多次用腳趟出不重複的隔離線,方便穀子快速乾枯,然後好放入糧倉,80和90年代早期都還要上交一定的公糧。曬稻穀,通常是指將收割下來的稻穀擺放在陽光下晾曬,以減少水分含量,促使稻穀更好地保存和儲存。這個過程有助於防止黴變和提高穀物的質量。在農業生產中,曬稻穀是一個常見的步驟,特彆是在收割季節。農民會將割下的稻穀攤開放在曬場上,讓太陽和風幫助去除水分。這有助於防止黴菌的生長,提高稻穀的質量,同時減少貯存期間的損耗。曬稻穀是傳統的稻穀處理方法,但現代農業也引入了一些先進的穀物乾燥設備,以更有效地控製水分含量。這有助於提高穀物的質量和農產品的整體產量。農村農戶們現在還是傳統的曬稻穀方法,隻不過是土地曬場換成了水泥曬場,算是一種時代進步吧,我家已經好多年不曾耕種稻穀了,近些年也隻是偶爾種植幾次,保住農田權益的象征意義。

記得小學課本上就有曬稻穀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雷鋒好榜樣的故事,說的是幫阿婆搶收稻穀,然後再搶收自己家的稻穀,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小夥伴還有印象,現在的課本教材還有沒有曬稻穀的故事。

曬稻穀是簡單的事,搶收稻穀確實是件難事,因為秋夏交際,天氣無常,說變就變,可能睡會午覺,就會突降暴雨,讓人措手不及,本來快嗮乾的稻穀又會被淋濕,影響穀子質量,還容易導致穀子發芽,經常曬稻穀的人就知道,碰到天氣不好的時候,穀子是邊曬邊發芽。穀子如果曬的不乾,保存時效就會大大的降低,這點可能還不如古人,幾千年的古人對穀子的保存技術令現代人歎為觀止,聽說還有考古發現幾千年前的稻穀痕跡,保存的好好的,農戶也沒有太多要求,保存個年不發黴就行,反正每年都會收新穀子,不會儲備太多存量,除非家種幾十畝田地的人,才需要大量存儲,一般農戶就留夠幾年的存糧,夠吃就行,中國奉行有糧不慌的精神幾千年了,各行業都是如此,有一定的保證金和存款,就會心安,睡的安穩,家裡沒有餘糧和存款都難安睡。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打仗糧草都是戰爭的關鍵環節,圍繞糧草展開的戰鬥都不計其數,而且還成了戰爭的取勝關鍵轉折點,古人從上至下,都非常重視糧草問題,而且中國是幾千年的農業大國,重農抑商幾千年,現在的糧草依然重要,民以食為天,一餐不吃餓的慌,人一輩子也就是為衣食住行奔波,人生的四大致命鑰匙,糧草不簡單是指人吃的糧食和馬吃的草,而是主要象征,更廣泛的意義代表糧食和金錢財物,有糧心不慌,不是隻有糧食了,就能心安理得的睡覺,還有有錢財物質,隻有具備了錢糧物質,才能買到更多的衣食住行的物質,才能真正的高枕無憂,所以還是要多賺錢,才能心安。糧食在當今世界都還是很重要的戰備物質,需要大量儲備,如何保存曬乾糧食確實需要好好研究,不說像古人一樣保存千年不朽,起碼也要保存十年或者幾十年不壞的能力,哪怕每年都會替換新舊穀子,先進先出的原則,但你不能沒有曬乾保存穀子的能力,大災之年更是需要,雖然都不喜歡大災,不期望大災糧慌的到來,但曆史教訓在,從古至今的內亂起義,都是糧慌餓肚子造成的社會不穩定,近現代中國人都有過幾次鬨饑荒的日子,持續數月的都有。

記憶中,曬稻穀的事情出現在村裡二三組和三四組交界處,與米雲有交集的故事就在這兩個大隊,米雲除了曬收自家的穀子,也會幫親人和鄰居搶收穀子,不知道是樂於助人的教養,還是課本上幫阿婆收稻穀的榜樣故事影響,反正喜歡幫彆人搶收稻穀,不需要任何酬勞,心甘情願的搶收,去二組幫忙收稻穀肯定就是幫外公外婆家裡,或者看到路人需要幫助的情況,具體的搶收畫麵後麵保留一個描繪畫麵即可,省略文章篇幅。左鄰右舍的幫忙搶收稻穀肯定是就近原則,剛好眼見,暴雨襲來,誰都有可能措手不及,尤其家裡人數不夠,一個人的時候會有一點應付不過來,雖然是小學生,力量有限,多一個人,就會多出一份力量,加快搶收進程,一般就是幫人扶住搶推木板,就是用繩子在前麵拉,一個人輔助木板,把稻穀大片成堆的堆積在一起往中心推進彙攏在一起成穀堆,一個人還真不好操作,隻能用鐵鍬往穀堆中心掀,效率低很多,然後幫忙蓋上帆布袋和透明膠帶,擋住大雨,碰到左鄰右舍一個人搶收穀子的時候,看到了肯定會順手為之,略進綿力,畢竟是舉手之勞。

不是暴雨因素,是天黑,自然收穀子的時候就沒那麼急迫,可以不慌不忙的把穀子成堆蓋好,在三四組交界處的一大段河堤上有大量的穀子曬場,河堤下麵是大麵積的稻田和池塘,三四五三個大隊的田地水塘集聚地,我二表哥家的田地應該就在河堤下麵,就近收割,和就地曬乾,80和90年代我村子沒有任何機械化,全靠手工耕種,我知道外麵的村子裡已有收割機了,同學家就有父母開收割機的,靠近鄉鎮中心的村子,我村離鄉鎮還是有十幾裡路的,關鍵還是三麵環水一道河相隔,機器進出也不方便。隻見到過小型挖掘機出現在村子裡,我右邊鄰居家就開過幾年的挖掘機和大巴汽車。表哥經常帶我出去玩,釣魚,打鳥,挖黃鱔,所以跟著表哥收稻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比我大,而且喜歡跟他們玩的人就那麼幾個,大部分玩伴都是比我小一到七歲的小孩,在河堤上幫表哥收穀子的事有印象,而且還是不慌不忙的天黑收穀子,離家大概二裡路左右,就是經常會去釣魚的附近,那邊的堰塘大部分還有荷花和菱角。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SSS天賦:把校花做成傀偶 雙人方塊求生,性感蘿莉終成嬌妻 我在原始部落混的風生水起 我嘞個驚天霹靂玄學真千金 八零,首長不追了,帶崽離婚真香 快穿:惡人終入病嬌懷 小師妹修仙第一舔?她百倍返利! 八零滬市:和冷麵軍爺的風月官司 小巷人家2艱難之路 末世:最後一個男人的我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