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回首往事,米雲總是優先回憶童年的美好時光,總是記得那些歡聲笑語,對於近二十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總是不願想起,近二十年來,也是快樂的時候居多,就最近三四年不怎麼愉快。米雲用快樂工作,快樂生活當座右銘,可惜也不能免俗,也會有不順和不快樂的時候,隻不過不快持續時間短,主動屏蔽不快樂。
幾十年無夢的我,最近三年偶爾做夢,夢到的也是二十幾年前的人和事,有夢就會有回憶,有不少感觸,就決定趁記憶還在,寫點東西出來,儘管三十多歲寫回憶錄有點偏早,但剛好有空閒時間,米雲認為寫早了,顧慮就是怕太多熟人看到,儘管已經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已過世,還是出於對長輩們的尊敬,儘量輕描淡寫,真人回憶比較難寫,要寫出一種讓大家認為不是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前幾百章就先寫吃的和玩的東西,這樣壓力還會小點,也不怕熟人看到,不怕鄉鄰看到,後麵再慢慢的穿插人物和故事在裡麵,寫出來的東西儘量有紀念價值,看上一眼能回憶到什麼或者學到什麼,也不枉米雲三十歲的年紀就寫上了生活回憶錄,提前三十年寫回憶錄。
90年代之前出生的孩子,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基本上都玩過不少手工製作的遊戲,在生活水平沒有提高,生產能力不發達的80後90年代之前,玩具不普及的時代,小夥伴們都是一代代的自找樂趣,自己製作各種紙質和木製的玩具自娛自樂。曾經玩過的遊戲太多。米雲會挑選一些比較經典的遊戲重點介紹,來紀念那些逝去的歲月,那些最天真的小夥伴,重溫美好歲月的記憶。
下麵就是米雲挑選的一些自娛自樂的遊戲,排名不分先後
1摸瞎子
遊戲玩法在一個限定的空間,如教室、家裡或地上畫個圈,用紅領巾把一個人雙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當瞎子。
當瞎子的人,還要充分用耳朵來判斷,練習聽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動能力。自古就有人玩,《紅樓夢》大觀園裡就經常有玩此遊戲的鏡頭。
不受場地、人數限製,世世代代都能玩。可惜也隻傳到80後90年代,後麵就斷層了,玩具越來越多,作業越來越多。
2回旋鏢
遊戲玩法塑料的降落傘飛鏢,也叫飛來飛去,丟出去還會再飛回自己手裡,不過好像我從來沒讓它真正的回到手裡過,還有“7”字型的和“十”字型的。
米雲記憶中現在都還有這種玩具,幼兒園和小學作為獎品禮物發給小朋友。
3撿冰棒棍
遊戲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或者樹枝材料洗乾淨。玩的時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後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時候隻能拿一根,碰到彆的棍兒算輸,輪到對方抽。抽出的歸自己,最後看誰的棍多誰就贏。
這項靜態遊戲對智力開發有益,可訓練孩子的眼力、觀察力、判斷力、細心和耐心,或許還能啟蒙他們的結構力學知識。此外,收集冰棒棍還很有環保意識,因為被人隨意扔路邊的冰棒棍幾乎被孩子們撿乾淨了。
其難度就在取材。以前的冰棒棍都是細細的、圓形竹棍,但現在已難得一見了。而且家長也不放心孩子把路邊撿來的冰棒棍拿著玩。不過,取材可以改良,比如用廢舊竹筷削細拋光即可。
3彈玻璃珠
遊戲玩法玻璃珠子的遊戲可能多達十幾種,米雲不推薦,現在都是電子老虎機珠子,玩者多為男孩。在地上挖1個小洞,然後從將玻璃球滾向指定洞內,以最先完成規定洞數者贏,還可以碰碰彈珠,量尺寸距離定勝負。
彈子球有不同材質,最高檔的是玻璃的,中間有彩色圖案,低檔的是鐵的,最低檔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準頭很好。
4丟手絹
遊戲玩法這個遊戲一般都是老師組織才能玩,在學校的成員才夠。大家都知道就不贅言了。米雲記憶中從小學玩到初中和擊鼓傳花一樣的校內遊戲曲目。
5老鷹捉小雞
遊戲玩法這個遊戲大家也都知道,一個人當老鷹,突破扮演母雞之人的防守去捉那些小雞角色的人。這個遊戲對體力消耗很大,尤其費手指,費衣服,每次玩手指都扯的疼了。校內外都可以玩,男女可以混合玩。
6木頭人
遊戲玩法這裡的木頭人跟摸瞎子類似都在限定的場地內進行遊戲,也是通過抓鬮或者劃拳的方式選出一人出來,這個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捉到其他的參加遊戲的人,而被捉的人就是躲,有一點就是被捉的人在看到要被捉住的時候他可以喊出木頭人躲過去,但是自己不能動,隻能等到同伴過來在你的身上拍一下才能過獲救。
7抬花轎
遊戲玩法抬花轎是分隊玩的,兩個人,一隻手搭在自己的手臂上,一隻手搭在合作者的手臂上,形成一個可以雙腿插進去的座子,第三個人坐上去,兩個人抬著第三個人往前跑,哪個隊先到終點算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8吹泡泡
遊戲玩法洗衣服中,我們就會找個吸管弄點肥皂水來吹泡泡,那時候總覺得,每個泡泡都是一個世界,上麵生活著跟自己一樣的小孩子。
9紮刀兒
遊戲玩法孩子手裡揣著一把小刀,找一比較鬆軟的泥土地,畫個大“曰”字格或者“田”字格,每人分一塊,在自己“地盤”紮三刀,如果刀不倒,就在彆人的地盤紮一刀,然後根據刀的走向畫一條“界”讓對方選擇,一直到對方沒地盤為止。
10抓石子兒
遊戲玩法到河邊挑選指頭大小的石子兒白色晶瑩剔透的那種最好,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當,誰有這麼一副石子兒,夠叫小夥伴們羨慕的。如果沒有的話,就用瓦片蘸水來磨。那時候真有閒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碎瓦片兒磨成齊齊整整的圓形。兩人席地而坐,玩時拋起一個石子,按規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個,再一次兩個
抓石子遊戲體力消耗不大,但眼神和脖子要隨石子的拋上落下而動,腦子反應和手掌活動都要十分靈敏。最好選塊較光滑的地麵,手指不至於磨出老繭。而且打磨石子時,還能鍛煉鐵杵磨成針的耐性。
材料易得,場地不受限,家裡、教室、公園、小區院子隨處可玩,女孩子們都可以試試。抓石子並不是女孩子們的專利,男孩子也有很多喜歡玩的,而且往往男孩子巴掌大,玩起來比女孩子還抓得多。
當年,幾乎每個孩子的書包裡都會裝有這樣一副石子,放學後,孩子們就蹲在地上拋石子,個個都磨得滿身臟兮兮的,回來必定是挨爸媽一頓罵。
在那個玩具匱乏、銀子緊的時代,這算是最廉價的玩具之一。抓石子的樂趣,不但在於如何玩耍,製作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過程。孩子們漫山遍野地找石頭,如果誰找到特彆漂亮的石頭,大家那種羨慕勁就彆提了。
材料及製作最好是找那種白色的小石子,把比較尖的棱角錘光,大小則根據自己的手掌來決定。米雲記憶中小時候都是用水缸破碎的材料,因為水缸石頭都是光滑的,磨一磨就能用,找不到破碎的水缸石片,就可以用青色瓦片替代,瓦片也是在水泥地麵磨幾下就會很光滑。
玩法及規則5顆石子在桌麵上或地板上丟開,拿起其中一顆向上拋,趁上拋的石子未落下前,抓起地上第二顆石子,再接住向上拋的石子。如果拋起的石子沒接住,或者桌麵上的石子沒抓起或沒抓夠數量,或者抓石子的時候手碰動了桌子上的其它石子,就結束遊戲,該對方開始。遊戲結束時,誰贏得的石子多誰就勝利。
全國各地的抓石子遊戲玩法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米雲就不具體回憶抓石子遊戲的過程了,上麵回憶了抓石子遊戲的製作材料就夠了,基本上都是在廢棄的垃圾堆裡找材料,兩三個小夥伴蹲坐在一起玩耍,米雲記憶中,在周末和假期,男女混搭玩過,在學校就沒有怎麼玩過。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